麥稈畫,又稱麥草畫、麥燙畫、麥秸畫、燒燙畫等,其工藝源于我國古代中原地區,歷史已有千年,后經歷代傳播,成為一種完善的藝術形式。濮陽麥稈畫是民間純手工藝技術,它充分利用天然麥稈的自然光澤和材質,表現天地風雨、花鳥蟲魚、人物風景、花卉動物等,栩栩如生,巧奪天工。...
本期概述
本期主要介紹濮陽麥稈畫的歷史、傳承和麥稈畫的色彩明快富于變化的特征。濮陽麥稈畫其淵源可溯至隋朝。唐朝、宋朝麥稈畫技藝在清豐縣盛行,至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被我們廢棄的麥秸稈在麥稈畫藝人的手里經過泡、裁、卷、燙、剪等多道工序之后,它們就變成了一幅幅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花、鳥、動物、亭臺樓閣等題材的麥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