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文化發源于新石器時代早期而綿延至今的“玉文化”是中國文化有別于世界其她文明的顯著特點。玉文化包含著有“寧為玉碎”的愛國民族氣節;“化為玉帛”的團結友愛風尚;“潤澤以溫”的無私奉獻品德;“瑜不掩瑕”的清正廉潔氣魄。中國人把玉看作是天地精氣的結晶,用作人神心靈溝通的中介物,使玉具有了不同尋常的宗教象征意義。玉的文化主要還是在玉雕工藝上才會得以體現。古語說“玉不琢不成器”。任何一塊好的玉石,經過人工雕琢,才賦予其新的價值和魅力。...
本期概述
密玉在國際上被稱為“河南翠”,在國內與新疆和田玉、遼寧岫玉、南陽獨山玉并稱四大名玉。根據色澤的不同,可以將密玉分為綠密玉、紅密玉、白密玉、黑密玉等品種。幾十年來,密玉多用于生產小型玉器和首飾,尤其是綠色密玉生產的飾物或藝術品在國內外深受人們喜愛。今年11月初,助泉寺玉礦探明巷道內存一大玉,為使玉體不被破壞,該礦聘請采玉專業人士采用“四壁三空”工作法,耗時三天,于今天將大玉完整地移出地面,并安全運抵玉器加工廠。據助泉寺玉礦采礦30多年的老礦工花國亮介紹:“密玉自開采以來,以40—60公斤重的居多,1噸以上的密玉除1960年發現的那塊外,目前這塊最大,堪稱‘密玉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