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安陽 >> 歷史傳說 >> 傳說賞析 >> 瀏覽安陽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鯨背觀瀾” 十六廟會說說安陽橋前世今生

2013/5/30 15:49:56 點擊數: 【字體:


“鯨背觀瀾” 十六廟會說說安陽橋前世今生
 

    豫北安陽,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古代晉冀魯豫“四省通衢”之地。洹河,也叫洹水,發源于太行山系,流經安陽古城,所以又被稱作安陽河。河上建安陽橋,因安陽而得名,歷史上有洹橋、鯨背橋等名稱。安陽橋橋名始見于后晉時期,《舊五代史•晉少帝紀》載:“開運二年(945年)春正月……。壬子,王師于契丹相拒于相州北安陽河上。皇甫遇、慕容彥率前鋒與敵騎戰于榆林店,遇馬中流矢,僅而獲免。是夜,張從恩引軍退保黎陽,唯留五百人守安陽河橋。”當時的安陽橋并不在現在的位置。據嘉慶《大清一統志》記載,“安陽橋,在安陽縣北四里安陽河上,亦名洹橋。石晉開運二年(945年),遼兵犯相州,晉步卒五百人守安陽橋。元至元間,伐石改建,東徙里許。史名鯨背橋。許有壬有記。”

    元朝許有壬在《至正集》里也記載了這座改建后的石橋,“其長亙十五尋,碇基于淵,兩段磩岸,中作三墩,折水為四而銳刃其西,以劈水怒。四環順列,一脊穹起,植欄兩翼,其廣可以行四車。” “十五尋”相當于40米,“四車”的寬度大約是4米。也就是說,安陽橋當時長約40米,寬約4米,而且“一脊穹起”,宛若鯨背,這也許就是“鯨背橋”得名的原因。
歷史上的安陽橋一直是一片景色優美之地,被譽為安陽八大景之一的“鯨背觀瀾”就在安陽橋上,“瀾”實際上是“欄”的諧音。在金元時期,洹河一帶有著秀美的自然景色。清嘉慶二十四年的《安陽縣志》中就有描寫安陽河畔美景的詩句:“平岡回合盡桑麻,百汊清泉兩岸花。更得青山作重復,武陵何處覓仙家。”明朝劉景耀在《鯨背橋》里寫道:“萬里春郊滴翠懸,中原佳氣接瑤天。人疑風雨能通趙,誰識舟車可入燕。日暖雕欄含晚霽,波連石黛銷春煙。往來多少登仙侶,不羨瀛洲弱水船。”清朝仝軌寫了首《早發安陽橋》,也對安陽橋一帶的迷人景色給進行了描述,“風吹殘月遠天西,細草平鋪望欲迷。萬柳壓城城不見,長煙漠漠亂鳥啼。”對于安陽橋畔美景,清乾隆《彰德府志》有如下記載,“洹水繞城東北,上架石梁,若鯨之背,子午通津會,歸孔道也。當夫春水秋濤,浪白波青,瀠洄于虹影之下。于斯時也,或感濟川而念切,或瞻鷗泛而情遙。功施利濟,蓋不獨逝者如斯,本者如是巳也,愛圖厥勝而為之說。”

    該橋明、清時曾多次重修。明朝萬歷年間(1573年—1620年)安陽橋修建時改為七孔。

    清乾隆五十二年的《彰德府志》有明清對安陽橋維修和重建的記載,“安陽橋初建于元重修于明至國朝康熙年又修之,歷時既久,其欄桿十亡七八,北岸二洞顛隕過半矣。值疏浚洹河剩有余資,遂捐石募工以補之。其不敷者則圓通庵僧仰銘記捐銀五百兩以助成功焉,是為記。”

    洹河歷史上曾多次發展水運。清康熙年間,處于活躍地段的洹河中下游開始興辦漕運。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下游航運較為發達,安陽橋村是安陽河上最大的碼頭,也是商旅往來的集散重地,商客往來如梭,貨棧如云。1933年的《續安陽縣志》記載,“洹水為安陽境內之最大河流,其下游由安陽橋東流一百四十里至內黃縣界入衛河,南至楚旺、道口,北達天津,商船往來,運輸便利。出口貨以煤鐵為大宗,入口貨以天津知識衛監煤油為大宗,大名之荊條次之。其他一切雜貨,藉以轉運者頗多。其裝卸地點,以安陽橋為最大碼頭……。”

    1937年日軍入侵安陽,國民黨軍隊炸毀了安陽橋七拱中的最南邊兩拱以掐斷侵華日軍道路,延緩時間。洹河漕運也一并遭到破壞。新中國成立后,1951年經市人民政府修復,用長方形石塊砌成拱形石孔橋。1961年填平了“鯨”尾(即橋南頭的凹陷地帶),橋面南北成為平坦大道。1963年洹河暴漲,但失去了“鯨”尾的泄洪處,洪水無處可排,淹泡了安陽橋村大半個村莊。1964年政府重修安陽橋,1965年5月1日正式竣工。新修的安陽橋在原來的基礎上又向南延伸了40米,全長153.7米,寬10.6米,改建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橋面光滑、平整。橋面兩邊各修一條寬1.5米的人行道。同年,由于洹河水流枯竭,洹河航運停航。1988年l0月擴寬安陽橋面為16.7米,兩側設欄桿、路燈,成為洹河南北交通的重要橋梁。之后政府又修筑了安陽河堤公園,在安陽橋的四周建了“雙陽園”、“雙虹園”、“觀瀾園”、“洹春園”等四個公園。現在河堤植被覆蓋率達90℅,松柏遍地,風景依舊。安陽橋承載了人們太多的歷史記憶,在古代交通不發達的年代里,發揮著溝通洹河南北兩岸的重要作用,并且衍生出與之相關的傳說和習俗。如今的安陽橋廟會以古老的安陽橋為中心,向四周擴散,跟安陽橋在歷史上發揮作用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安陽橋也成了人們寄托美好祈愿的理想之地。

    安陽橋歷史上,1929年,1937年,1963年和1983年均遭受水災,主要原因是洹河暴漲,每次水位均超過安陽橋面1米左右。最嚴重的一次是1937年,一連40天下雨之后,河水暴漲,遍地出水,莊稼淹死,影響下種。最嚴重的一次旱災是在1943年,這年全年滴雨未下,河流干涸,井里也沒水,附近村民吃水困難。莊稼全部枯竭,全年顆粒無收。村民們妻離子散,流離失所。

    二  安陽橋及其附近傳統信仰文化空間

    文化空間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時使用的一個專有名詞,用來指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的形態和樣式。” 文化空間從其自然屬性而言,“必須是一個獨立的文化場所,即具有一定的物理、地理空間或場所,這個場所有時具有文化景觀遺產那樣的景觀價值,有時只是普通的場所,有時是神圣的場所,有時甚至是不固定的場所,但是有固定的時間和隨意的場所相結合。”

    安陽橋及其附近的傳統信仰文化空間由大王廟、關帝廟、南頂老爺廟等三個廟宇和安陽橋廟會、麥奶奶廟會、關爺廟會等三個廟會所構成。

    大王廟是生意人祈求平安保佑發財的祭廟。大王廟原址在古鯨背橋“鯨尾”南邊的河岸上,建于何時文獻上沒有記載。由于政府修洹濱南路把大王廟給沖掉了,所以現在只能通過村民的回憶來得到一些有關它的信息。根據村民們的口傳,大王廟有幾進的院落,幾十間房屋,前有雄偉的石牌坊。安陽橋村的退休工人胡大爺小時候,還經常在老牌坊玩耍,他說,“安陽河河水再大也沒有越過大王廟牌坊下的石墩。解放前,里邊住著姓胡的一家人,他們同時負責看管廟宇。土地改革之后,大王廟里的房子分給村民居住。居住了幾年以后,村里分房居地,村民們這才從廟里搬出來。后來由于政府修安陽河南岸的馬路,大王廟被拆毀,現在已經沒有了。”

    雖然原來的大王廟已經不復存在,但現在離大王廟原址往東百米之遙的南河岸上有一座小型大王廟,隸屬于另一村莊豆腐營村,面朝西。廟里供奉著三位神君,神君的畫像懸掛在正對門口的墻上,中間一位是“大王爺”,皇帝模樣,左右分別是“禹王”和“將軍”。當初的大王廟當初不但是商人求財的地方,大王廟建在河邊應該有村民避水患的涵義。

    安陽橋村關帝廟“位于安陽橋東洹河北岸,建于明洪武年間。”關帝廟供奉關羽、送子觀音、銅墻佛爺等。關帝廟主殿即關帝圣殿位于院落北邊,坐北朝南,3間卷棚筒瓦頂與臨街3間硬山筒瓦頂結合成一整體,進深10米。屋內形成一柱架雙梁形式,既節省了后墻,又擴大了室內面積,從內部看渾然一體,構思奇特。臨街瓦房前坡與臨院瓦房后坡下部自然形成凹槽。正房一明兩暗,正中間四扇欞格門,前廊寬1.5米、峙頭磚雕鑲心,東刻“龍”,西刻“虎”。關爺殿供奉關羽,殿內帷帳里有泥塑彩色關羽像,關羽氣宇軒昂,狀貌威嚴。左邊關平捧印,關興按劍;右邊周倉捧刀,廖化提矛。

    關帝廟東西兩側分別建有廂房各三間,分別供奉銅墻佛爺和送子觀音。麥奶奶殿在關帝圣殿的東北方向,共三間房。西北方向和麥奶奶殿相對的是一間執勤房,為看守人員住房。

    南頂老爺廟供奉南頂老爺,位于安陽橋北頭正北安陽橋大街上,距離安陽橋只有百米之遙,與橋南的大王廟遙遙相對。村里的上了年紀的老年人都還留有南頂老爺廟清晰的記憶。他們說,原來的南頂老爺廟有氣派的牌坊,寬敞的大院落,有北屋、東屋和西屋。由于地處安陽橋大街西側,交通方便,南頂老爺廟是過去村民祈福、聊天或練功習武的好地方。

    安陽橋也是安陽橋村很重要的傳統的文化空間之一。在農歷正月十六安陽橋廟會當天,人們紛紛涌上橋面“遛百病”,意思是在安陽橋上走一走,可以去除百病。人們手里拿著青翠的柏樹枝,由于“柏”和“百”諧音,人們希望以此來祈求消除百病,來年健康。安陽橋不僅承載了人們深厚的歷史記憶,還寄托著人們虔誠的信仰。如果說洹河是自然,那么安陽橋則是文化。橋,不僅是交通設施,更是文化的載體。

    歷史上,安陽橋村共有三個廟會,分別是農歷正月十六的安陽橋廟會、農歷五月二十三麥奶奶生日廟會和農歷九月十三關爺生日廟會。傳統的廟會是安陽橋一帶的商家祈求生意興隆、百姓祈求五谷豐登的重要場所,也是民眾娛樂活動的主要場所。麥奶奶廟會據說是麥奶奶廟建起時興起的,麥奶奶廟什么時候建的,已經無人知曉。過去人們相信,麥奶奶能保佑麥子好收成并降福黎民。農歷五月二十三是麥奶奶的生日,人們都要為麥奶奶祝壽,所以這天來祝壽的人特別多,于是就興起了這個廟會。關爺生日廟會是為紀念關羽生日而興起的廟會。后來,隨著集體生產漸漸從人們腦海中消失,麥奶奶廟會和關爺生日廟會都消失了,現在仍然延續著的只剩下正月十六安陽橋廟會(以下簡稱為安陽橋廟會)。這三個廟會從本質上來說,都是所謂的“香煙會”,也就是以祭祀為主的廟會。在農業和科技不發達的傳統社會,安陽橋村的廟會對老百姓精神生活滿足以及村落秩序的穩定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安陽新聞網 2012-02-07 作者:許伏軍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