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滑縣木版年畫源于明朝初年,是韓氏家族先人從山西大移民時帶入滑縣慈周寨,在傳承過程中,他只傳韓姓男子,不傳外姓和女子。在數百年的傳衍中,滑縣木版年畫漸漸形成“興隆”、“興義”和“興盛”三個派號,歷經了27代,傳承到今的是韓丙利、韓建峰、韓國富3位。由于地處黃河流域,偏土僻壤,民風淳樸,所以形成了極具地方色彩的獨特風格。馮驥才先生稱贊滑縣木版年畫“是一個獨立的系統,是豫北地區重要的民間文化發現。”
滑縣木版印制品分為木版畫和木版年畫兩大類,當地俗稱“畫軸”。木版畫版面主要以人物、神話、典故、吉祥以及福祿財喜壽為表現內容,以家族族譜、中堂、對聯為主要表現形式。木版年畫的內容多取材于釋道儒三教人物、各個行業中供奉的諸神、祝福年畫等。
滑縣以單線手繪為主,有點類似楊柳青的方法。但在技法上,是先用深顏色勾畫,再用淺顏色暈染,盡可能畫得立體一些。”馮驥才繼續點評道,“滑縣的畫還有一種‘文氣’——它把字和畫結合得非常好,多把對聯、橫批與圖畫連在一起,字畫相配,文雅又大氣。”
滑縣木版年畫歷史悠久、文化低溫深厚,有“活化石”之稱,應加強對滑縣木版年畫的傳承和保護,而不能使其曇花一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