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周游列國的傳說
2013/5/22 9:14:57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相傳,孔夫子周游列國時,帶著子路。他們來到一個村莊,那年正是個豐收年,孔子便讓子路去要點吃的。
子路走進一家農戶,見一老婦人用餅做小孩的尿墊子,心想吃的定能找到。他上前施禮,然后說明來意。誰知,那老婦人不理睬,回屋拿了個打狗棍把子路攆了出去。
子路氣呼呼地把此事告訴老師,問老師咋辦,孔子便叫他趕車走,子路很不高興。便問老師:“像這樣的人,陽壽多少?”誰知,孔子卻說:“多則不限,少則百歲。”子路一聽火了,問老師可是糊涂了,孔子只是搖頭:“不會錯的,不會錯的。”
子路趕著車,師徒二人又上路了。過了一個時辰,天也熱了,人也困了,孔子便讓車停下,找了個陰涼地歇息。這時,遠遠地來了個少婦,一手提著個籃子,一手掂著個罐子?鬃颖阕屪勇废蚰桥擞戯埑,子路為難地立著不去,孔子便扳起了臉,無奈,子路只得上前討要。
見那少婦走了過來,子路便上前施上一禮:“請問大嫂要去哪里?”那女子見有人施禮,停下腳步,對子路說:“丈夫被惡人誣告,吃了官司,我今天去探監,順便捎些干糧。”子路聽那少婦講明原因,感到不好討要?墒牵鬃釉谲嚿现焙梆囸I,子路無法,只好向那少婦討要飯食,誰知,那少婦竟情愿讓他老師先吃下,她回家再帶。子路把籃子和罐子掂到車上,孔子不說二話,便吃了起來,等他吃完飯后,子路把籃子還給那女子,那女子竟回家走了。
回過頭來,子路問老師:“像這女子陽壽如何?”孔子說:“即日便到。”子路一聽惱了,可不好吭氣,覺得老師完全糊涂了。
夜里,子路怎么也睡不著。他本來是拜師求學問的,可是,偏遇上這么個糊涂老師,他越想越不對勁,便決定明天離開老師。
第二天一早,子路便向老師提出回家的要求,孔子也不勉強,只是說他幾句:“該上的不上,該避的不避,該殺的不殺。”另外還求他一件事:“你若有回轉之心時,給我捎三瓶水來,一瓶上江水,一瓶下江水,一瓶中江水。”吩咐完畢便讓子路走了。
那子路早不耐煩了,他簡單收拾好行裝便上路了。他幾天徒行,終于來到江邊,可是,渡江的船已經上滿了人,船拐了喊他快上船,他忽然想起老師說的“該上的不上”一句話,雖不一定應驗,他就沒上,船開了,遠遠地劃向江心,船便沉了,子路不能不后怕。子路趕忙換個渡口,渡過了江。
又一天,子路正走著,天上忽然下起大雨,子路見行人都上一座破廟跑去,便隨著行人們,來到破廟前。于是,他又想起老師的第二句話“該避的不避”。他沒進破廟,任大雨淋著。忽然,一聲驚雷,破廟塌了,子路更感到老師的話正確,他有些后悔,不該離開老師,可眼看到了家里,總得跟家人見上一面吧。
不幾天,子路來到了家里。當時,正是半夜,子路不想驚動老人,便先回到夫人的屋里。當他來到門外時,見房門虛掩著,他推門進屋,一個難堪的鏡頭出現在他面前,只見炕上睡著倆人,一個是妻子,另一個是個男人,子路羞恨得很,想不到自己的妻子竟是這等賤人。這時,他一下從腰中拔出寶劍,舉劍便去殺那兩個賤人,這時,他又想起老師叮嚀的第三句話“該殺的不殺”。他忽然停住了劍,想喚醒他們,問明原因再殺不遲。他叫醒妻子后,見妻子高興得了不得,她同床的男人也爬起來,竟然叫了聲大哥,子路仔細一看,那男的竟是妹妹裝扮的。子路急忙問明緣由,妹妹便說:“你走后,母親天天思念,積勞成病,我便穿上你的衣服,裝著你回來了,欺騙母親一次,讓她心里好受一些,誰知,你竟真的回來了。”子路后悔地放回寶劍,和妻子、妹妹一塊去見母親,母親見他好好的,心也亮了,病也好多了。
子路在家里住幾天,感到這次賭氣回來,實在不妥當,準備打點回去。
這一天,子路又收拾好行裝,帶了三個瓶子,去找老師。等他來到江邊,便用瓶子灌了一瓶上江水,來到江心時,由于船劃得太急,沒有灌上,過了江后子路灌了兩瓶下江水,心里想著,只要是三瓶江水就行了吧,老師他能分恁清。
等子路來到那日要飯的村莊時,便打聽那位不給飯吃的老婦人現在怎樣。村人都說:“從那天以后,老婦人忽然瘋了,屎尿都吃。”子路忽然明白了老師的話,像這樣的人,可瘋上一百年,多受些陽罪。又問那少婦,村人們又說:“那日她回家后,忽然栽倒沒氣,看了真可憐。”子路對這仍百思不解。
過了好長時候,子路才找到了老師?鬃诱f:“我想你該來的。”子路面帶羞色,把返鄉的經過一一地說給了老師,最后,遞給了老師三瓶江水?鬃咏舆^瓶子一一細看,看過后他對子路說:“這三瓶江水沒有中江水。”子路驚疑地問老師:“何以見得?”孔子說:“中江水在中游水急而渾濁,你這三瓶水大致一樣,何以有中江水。”子路這才明白過來,他承認老師說得對。
等情緒穩定后,子路問起老師:“那少婦為人善良,怎么命卻如此短?”孔子不答,而是領他去見一個人。
子路隨老師進了一個村莊,孔子領他走進一個富豪家。這時,從樓上跑出一個女人,老遠就喊“老師來了,老師來了。”子路驚呆了,孔子說:“她就是那少婦。”子路看著不像,因為那是少婦,這是閨秀,況且,衣身、面相都不相同。等主人把他們師徒二人讓進客房時,那女子熱情地為孔子和子路倒上茶,主人頓時也驚呆了,老員外說:“我小女那日跌倒后爬起來,就變了樣子似的,整日哭哭涕涕,悶悶不樂,今日一早,卻反涕為笑,直說救星來了,讓我備下酒席,先生和幼女有何緣份?”孔子便對老員外說:“你女兒的真魂已經去了,這女人原是一個少婦。”接著便前前后后說了一通?鬃觿窭蠁T外救她丈夫一命,老員外便同意了。
幾日后,老員外打點了些銀兩買通縣衙,懲辦了惡人,救出了那少婦的男人,然后讓他們夫妻團圓。
至此,子路才認了孔子,心實踏地地跟他周游列國。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