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與郭家灣廟會的故事
2013/7/19 10:26:17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袁世凱在被解職前,就在輝縣、彰德等地購置了大量的土地,其中含有彰德北效洹河北岸天津鹽商何炳瑩的一座別墅。1909年1月,袁被解職后,偕長子袁克定來到彰德,請卜占術士觀看了鹽商何氏的原宅,卜占術士說:“這所宅地地處天然的‘烏紗帽’口,是塊藏龍臥虎的風水寶地,貴不可言……”。
所謂“烏紗帽”口,是指洹河,從西流到郭家灣村西北角后,突然向南轉400米左右,旋又向東400米左右,又向北400米左右,然后又向東滾滾而去,從而形成了深、寬各400米左右的帽斗,西來和東去的洹水又保持在一條線上,恰似烏紗帽的兩翅。
袁世凱聽后甚為高興,隨即令長子袁克定立即修繕與拆建,并定名為“洹上村”。
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發,給袁世凱東山再起帶來機遇……
1912年秋,袁世凱對近年來的官運享通,認為,這是住在洹上村這塊風水寶地上的作用,須用適當方式或形式,表達或報達這塊風水寶地給自己的回報。為此事,他特將自己的總管家徐靜之召至北京,將想法告知。徐聽后說:“咱在彰德已住下三年多了,據我所知,這個地區較大的村莊都有廟會,惟有郭家灣因村小地偏起不起廟會……”。袁當即同意,令徐速辦。
徐回彰德后,隨即到郭家灣,找到村長和管事人,把袁的想法和意圖道出。大伙一聽,這是件好事,就決定在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一為廟會(當年公歷為10月10日)。自從1912年九月初一起廟會以來,延續至今,從未斷過。
第一次廟會,是兩臺名班劇團對演。以后的三、四年里,每年都要演上七、八臺。各名班劇團都紛紛托人給徐靜之送禮,想方設法想到郭家灣演出,因演出一場戲,袁世凱的妻妾都會給戲班和名角很多賞錢,當然,每次的演出費用,都由洹上村支出。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