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青的老伴兒是獨生女,岳父、岳母1963年從清豐縣逃荒到楚旺鎮,靠租借他人的房子勉強維持生活。為方便照顧老人,早在1973年柳永青就把岳父、岳母接到自己家一塊兒生活。盡管岳父、岳母房屋沒有,宅地也沒有,但從沒給村里找過一點麻煩。
開始時,兩位老人住在女婿家,心里總覺得對不住柳永青:沒給女婿留下什么財產,還要他養活,有些老人親兒子幾個還不奉養父母,一直住在女婿家能行嗎?柳永青看到老人有這樣的顧慮,便對岳父岳母說:“養兒養女都一樣,俺一定會盡孝心把二老伺候好的,請二老放心吧!”在一起生活一段時間后,兩位老人很是滿意,打消了心里的擔心和顧慮。柳永青不嫌老人臟、不嫌老人事多,給老人端飯送水,生活上細心照看,一家人說說笑笑、熱熱鬧鬧。兩位老人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
1982年冬天,年老體弱的岳父很怕冷,不能見涼氣,屋里生了爐子,每天晚上睡覺前被窩里還要放上熱水袋,可到后半夜老人還是冷得睡不好。那時還不知道有電熱毯,為了不讓岳父受冷,柳永青和老人只好抵足而眠。老人逢人便夸:“柳永青比俺親兒子還親。”1983年臘月,岳父的肺氣腫突然惡化,柳永青日夜守候在老人身邊。幾位有名氣的醫生來看過后,都說老人的肺基本上失去了功能,要他做兩手準備。柳永青每天看著岳父張著口喘氣,心里很難受。當時臘月的天很冷,老人卻不能穿衣服,一穿衣服就上不來氣,只好在被窩里大便。老人坐在便盆上,上氣不接下氣就是解不下來,非常難受,柳永青看在眼里疼在心上。當時他也顧不了多臟多臭,在手上涂上凡士林油,竟用手給老人摳大便。老人頓時就減輕了痛苦,等他洗凈手回到老人身邊時,老人老淚縱橫,抓住柳永青的手久久不放。柳永青一面安慰老人,一面在心里為老人禱告,盼望能有奇跡出現?墒,老人家還是沒能熬過這一關,當天夜里病逝。當時柳永青也沒有積蓄,為辦好老人的喪事,還欠下了債。
1998年春天的一個上午,岳母在上廁所的時候,右腿一軟摔倒在地。柳永青飯做熟了也顧不上吃,拉著架子車去辛莊村骨科診所給岳母看病。柳永青有個毛病,俗話叫“饑飽癆”,到吃飯的時候不吃飯便出汗,渾身發軟。一路上他拉著車子,啃著干饃,等到了診所已是邁不開步了。醫生透視后發現老人右大腿根部骨折,因位置不好,不能手術也不能打石膏,只能臥床治療。老人躺在床上,心里很沉重,怕拖累女婿,有一段時間甚至不吃不喝,產生了輕生的念頭。柳永青很是擔心,寸步不離地待在岳母身邊并給她寬心。一段時間后,老人的情緒終于穩定下來,柳永青這才松了一口氣。老人在床上躺著活動得少,飯吃得也少,為保證營養,柳永青每天給老人打鮮奶、買油條,變著法兒地讓老人吃好、吃飽。經過一段時間的細心護理,老人已能自己坐起來活動了。
俗話說,屋漏偏遇連陰雨。當年秋天,岳母又得了青光眼,醫生說得馬上手術。那時家里種著果樹,葡萄已經成熟了,正趕上出售,蘋果有一部分也要上市,而老人的手術又不能拖延,病攻得她頭暈、嘔吐。柳永青只好給家人分工,他和老伴在醫院護理老人,兒女們在果園勞作,那個秋天可真把一家人忙壞了。
柳永青敬老愛老的先進事跡,傳頌在十里八村。今年三八婦女節,柳永青被安陽市婦聯評為“孝婿”。他又參加了鎮里的表彰大會,作了典型發言:“俗話說,一個女婿半個兒。老人辛辛苦苦把俺們拉扯大不容易,做兒女的盡點孝心是應該的。老人生病是難免的事兒,只要能最大限度減輕老人的痛苦,做晚輩的再苦再累也是理所應當……”話音未落,會場就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翟書生 牛曉娟【原標題:內黃孝婿柳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