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文化】
1、《六爻》占卜預測法:《六爻》是在文王六十四卦384 爻的基礎上,西漢易學家張良(字京房),把八卦變化看作月亮盈虧變化,創立了“納甲”理論。在文王八卦六爻中,增設了十二地支,如乾卦,初爻子、二爻寅、三爻辰、四爻午、五爻申、上爻戌、六親。如乾卦為金,五爻申為金,以乾金同為兄弟。辰為土,土生金為父母。子為水,金生水,為子孫。寅為木,金克木,為妻財。午為火,火克金為官鬼。還增設了世爻和應爻,世爻為卦中關鍵,如世爻五行屬性與應爻五行屬性相生為吉,相克為兇。我們今天見到的八卦符號,從西漢張良以后,再沒有發生過什么變化。古代占筮使用的是蓍草,傳說蓍草所在之處,沒有虎狼一類惡獸,也沒有毒草害蟲,所以用蓍草占筮。有了銅錢之后,用三個銅錢拋擲,拋擲六次為一卦,故為六爻。目前最流行是康熙時期的銅錢。斷卦時看那個“變爻”的爻辭,如吉所問之事就吉,兇所問之事不吉,如有二個以上“變爻”斷卦時看“卦辭”,如吉所問之事就吉,兇所問之事就兇。
2、《奇門遁甲》預測法:是先祖軒轅黃帝,在易經八卦的基礎上,經過長期觀察大自然運行規律,反復驗證總結出來一門傳統預測方法。到西周時,姜太公集前人兵法和預測方法,著《奇門遁甲》。它包含天文、地理、歷法、軍事、氣象、政治、經濟等許多方面。天文學家張衡根據他測繪的古代星宿變化的詳細位置,把《奇門遁甲》進行了修改,重新排列了九宮配九星的位置,使奇門預測方法更趨于完善。精通易理和兵法的西漢張良、三國時期諸葛亮,對《奇門遁甲》再次修訂,后經袁天罡、李淳風、劉伯溫等通過反復實踐為奇門增加了一定的內容,成為一門高層次預測的傳統方法。所謂“奇門遁甲”是由“奇和遁甲”、“門”、“八神和九星”三個概念組成。“奇”是乙丙丁三奇,“遁”是隱藏,把六甲(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隱遁于戊、己、庚、辛、壬、癸之中稱為“六義”。“門”是休、生、傷、杜、景、死、驚、開。“八神”是值符、騰蛇、太陰、六合、白虎、玄武、九地、九天。“九星”是天蓬、天任、天沖、天輔、天英、天芮、天柱、天心、天禽。《奇門遁甲》把事物發展變化的條件概括為天、地、人三個方面,以天體運行和地球運轉,結合天文歷律和陰陽五行生克制化原理,來預測事物發展趨勢和發展結果。俗話說:“看了奇門遁,能把未來論”,這是對“奇門遁甲”學說的高度概括和總結。
3、《梅花易數》預測法:是北宋邵雍,號康節,根據《周易》:“太極生二儀,二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原理,在六十四卦的基礎上,將《易傳》關于八卦形成的解釋和道家的宇宙生成學說,和孟子“萬物皆備于我”的思想,創立了“以一心觀萬心,一身觀萬身,一物觀萬物,一世觀萬世,天地人大小量別,而各具乾坤,它們之間息息相通的梅花易數”的理論學說,被后人稱為“康節神數”,是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梅花易數》,起卦方法簡便易行,根據聲音、方位、時間、動靜、地理、天時、人事、顏色、動物、植物以及自然界一切可以感知的因素,隨時提出主卦、互卦、變卦,結合陰陽五行生克制化原理。數分鐘就可以預測出事物的發展趨勢和發展結果。
4、《推背圖》預測法:是我國在民間流傳甚廣,影響很大的一本預測未來的奇書。傳說1300 多年前,唐太宗李世民下旨命天相家李淳風和袁天罡,推算大唐國運。由于李淳風推算上了癮,一發不可收,竟推算到唐以后中國幾千年的命運,袁天罡推他的背,說道“天機不可再泄,還是回去休息吧”!《推背圖》因此得名。《推背圖》以文句和圖來記載預言,僅以60 個“象”來包容,在漫長的歷史中,必然會發生一些重要事件,《推背圖》內沒有預言,《推背圖》采用隱晦含蓄,拐彎抹角,故弄玄虛,交替影響的手法,由于每個人的水平不同,角度不同,悟性不同,在解釋認識上,一定會有差距和誤解。
5、《命理學》預測法:也稱“四柱算命法”、“八字算命法”。唐代李虛中在《周易》五行八卦學說的基礎上,根據天文學家張衡詳細測繪的古代星宿變化位置,結合我國最早的中國醫學經典——《黃帝內經》,創立了“四柱算命法”,算命極準,聲名遠揚,被后人稱為八字算命的“開山祖師”。經過宋初徐子平、明代宋廉曾、劉基、萬明英、清代沈孝瞻等,吸取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作了深入淺出的運用,從而使“命理學”扎根于民間人們的心靈深處,形成了一種民間技藝。自古以來,上自帝王將相,下自百姓走卒,無不趨之若鶩。所謂“四柱”,就是以人的出生年份的天干地支為第一柱,月份的天干地支為第二柱,生日的天干地支為第三柱,時辰的天干地支為第四柱,每柱二個字,四柱加起來的總數是八個字。在實踐中以“人”的生老病死,貴賤夭壽為主,明確了十幾個方面的關系,促進了天干地支五行學說的研究和發展,比起五行八卦更細致、更優越,在中國傳統預測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