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安陽 >> 歷史傳說 >> 姓氏文化 >> 瀏覽安陽

蕭——出自宋附庸國的姓

2015/8/10 16:07:13 點擊數: 【字體:


    蕭xiāo——出自宋附庸國的姓
蕭——出自宋附庸國的姓

    “蕭”作為姓氏,俗作“肖”,其起源有一段復雜的故事。據《史記·宋微子世家》記載,宋湣公十年(公元前682年)夏,宋國在攻打魯國時,宋國猛將南宮萬被魯國俘虜,后來經過請求,魯國才把南宮萬放回宋國。次年秋,宋湣公帶南宮萬外出打獵,因博(一種賭輸贏的游戲)而發生爭吵,湣公怒,用侮辱性語言說:“始吾敬若(你);今若,魯虜也。”南宮萬最怕別人說他當過俘虜,羞惱中抓起棋盤將湣公打死于蒙澤;接著,又打死大夫仇牧,殺太宰華督,更立公子游為君。宋國諸公子見勢不妙,大多數逃到蕭(今安徽蕭縣西北),公子御說逃到亳。蕭邑大夫為子姓,是宋國公族子弟,名叫大心,他和諸公子共同組成一支軍隊,于當年冬天擊殺南宮萬之弟南宮牛和新君游,立御說(湣公弟)為君,就是宋桓公。南宮萬逃到陳國。宋人賄賂陳國。陳人設計以醇酒把南宮萬灌醉,用皮革把他捆裹起來,送歸宋國。宋人將南宮萬剁成肉醬,報了國仇。大心因在這次平亂中有功,受封在蕭地建立蕭國,稱為蕭叔,為宋國的附庸國。公元前597年,蕭國為楚國所滅,子孫以國為氏,就是蕭氏。唐、宋時期的姓氏書,如《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書辨證》等,都或簡或詳地記載了蕭姓形成的上述過程。

    另據《左傳·定公四年》記載,西周初分給魯國的商朝遺民“殷民六族”有蕭氏。這支蕭氏出自今河南安陽、淇縣一帶,但因世系資料不足,所以蕭氏族譜大都以大心為始祖。

    據《新唐書·宰相世系》及《史記》、《漢書》等記載,戰國時,大心的裔孫蕭不疑,為楚相春申君的上客,世居豐、沛(今江蘇豐縣、沛縣一帶)。秦末沛縣人蕭何,佐劉邦起義,當起義軍入咸陽后,他收取秦政府的律令圖書,掌握全國山川險要、郡縣戶口、社會情況。在楚漢戰爭中,他推薦韓信為大將,以丞相身分留守關中,輸送士卒糧餉,支援作戰。西漢王朝建立,“論功第一”,封酂侯。此后,定律令制度,協助漢高祖劉邦消滅異姓諸侯王。蕭何有二子:遺、則。蕭則之子彪,任諫議大夫、侍中,以事始徙蘭陵丞縣(今山東棗莊市南)。蕭彪的玄孫蕭望之,任御史大夫,徙居杜陵(今陜西西安東南),至其孫蕭紹,復還蘭陵(今山東蒼山西南)。蕭紹的玄孫蕭苞,為東漢中山相,其8世孫蕭整,為晉淮南令,過江居南蘭陵武進(今屬江蘇)之東城里,以后又分出許多支脈。此外,西漢末有梁(治今河南商丘縣南)人蕭秉,王莽時為講學大夫;東漢有隆慮(今河南林縣)人蕭綦,善吹簫,說明漢代已有蕭氏居于今河南境。

    南北朝時期,蕭氏顯貴于天下,繁衍昌盛,人才輩出。南朝宋禁軍將領蕭道成,祖先為東海蘭陵(今山東棗莊東南)人,遷居南蘭陵(今江蘇常州西北),他乘宋皇族內亂,掌握軍政大權,殺后廢帝,立順帝,于479年代宋稱帝,國號齊,建都建康(今江蘇南京),史稱南齊或蕭齊,共歷7帝、24年。南蘭陵蕭氏另一支中的蕭衍,原為南齊雍州刺史,鎮守襄陽,乘齊內亂,于502年奪取帝位,國號梁,亦都建康,史稱蕭梁,共歷4帝、56年,于557年為陳所代。南朝齊、梁兩朝,皇室子孫眾多,如齊高帝(蕭道成)有19子、齊武帝有23子、齊明帝有11子,梁武帝(蕭衍)有11子、梁簡文帝有20子,這說明蕭氏人口在此期間有較大發展。與此同時,北魏、北齊、北周的蕭氏,也是比較興旺的家族。唐初,河南蕭氏有族人隨陳政、陳元光父子入福建定居,至宋代,有的又徙居廣東的梅州、海豐等地。《姓氏考略》稱,蕭氏“望出蘭陵、廣陵(今江蘇揚州)”。這是說魏晉至隋唐時期蕭氏是這兩個郡的世家大族,人丁興旺,英才輩出,為當地所仰望。蕭氏的堂號為“芳遠”。

    蕭姓與臺灣結緣,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清朝順治十八年(1661年)四月,蕭拱宸自大陸渡海到臺灣,在鄭成功屬下任中沖鎮,其事跡詳載于《臺南市志·人物志》。還有一位蕭武,在鄭氏治臺末期任水師一鎮,后與入臺清軍作戰兵敗,逃往呂宋(今菲律賓)。此后,自閩、粵各地移居臺灣的蕭氏便絡繹不絕,發展至今,蕭姓是臺灣第27大姓,遍布臺灣各地。臺灣各地的蕭氏,無論是來自福建的河洛人,還是祖籍廣東的客家人,皆屬“蘭陵世家”,即全都是南北朝時梁朝皇室的貴胄,分屬8個派別,即鳳翼派(始祖系從泉州同安的金門浯州渡海入臺)、浯州派(居于澎湖)、岑海派(居于嘉義縣)、江西泰和派(居彰化縣)、饒平派(居于嘉南地區)、書山派(分布于臺灣各地)、涌山派(居于臺灣北部)、斗山派(祠堂在彰化縣)。
為了進一步求發展,蕭氏有些人又走出國門,到海外開拓新的事業,現主要分布于東南亞、歐、美及大洋洲一些國家。

    前面提到的蕭望之,為西漢大臣,宣帝時歷任左馮翊、大鴻臚、太子太傅等官,公元前51年曾主持會議,評議儒生對《五經》同異的意見。元帝即位,以師傅甚受尊重。南朝時的蕭姓名人,均出自南蘭陵蕭氏家族,例如:齊武帝次子蕭子良,封竟陵王,官至太傅,曾延攬文士,抄五經百家,編成《四部要略》千卷,又著有內外文筆40卷;南齊宗室蕭子云,通文史,著有《晉書》110卷,又善草隸書;齊高帝之孫蕭子顯,為南朝梁史學家;梁武帝蕭衍,長于文學,精樂律,并善于書法;蕭衍之弟蕭宏,為大富翁,家有庫房百間,積錢三億余,他物不計其數;蕭衍長子蕭統,為文學家,第三子、梁簡文帝蕭綱,亦長于文學,第七子、梁元帝蕭繹,生平著作甚多,今存《金樓子》輯本。隋末,有后梁宣帝曾孫蕭銑,于618年稱帝,都江陵,割據長江中游等地,有兵40萬。唐代有散文家蕭穎士,還有蕭瑀、蕭至忠、蕭嵩、蕭華、蕭復、蕭俛、蕭鄴、蕭寘、蕭倣、蕭遘等10人任宰相。南宋有畫家蕭照,詩人蕭德藻。遼國有景宗后蕭太后,圣宗時攝國政,還有精通契丹文、漢文的史學家蕭韓家奴,女詩人蕭觀音,大臣蕭思溫、蕭孝穆、蕭惠、蕭奉先,將領蕭撻凜。元代有戲曲作家蕭德祥。清代有畫家蕭云從,太平天國領導人之一蕭朝貴。近現代有著名京劇演員蕭長華,音樂教育家蕭友梅,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青年運動領導人之一蕭楚女。僑居大洋洲波利尼西亞的蕭瑞光,以擁有財富超過一億美元,被列入“世界華人億萬富豪榜”。于此可見,蕭姓人才濟濟。

    蕭姓在當今按人口多少排次序的中華姓氏中為第30大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0.59%,分布很廣,以四川、湖南、江西、湖北、山東、廣東較多,這6省蕭姓約占全國漢族蕭姓人口的69%。蕭姓不僅是漢族大姓,而且也是古今一些少數民族所使用的姓氏。其中,居住在中國北方及東北的契丹族蕭氏,在與北宋對峙的遼國,是一個顯貴而又龐大的家族,分為國舅大父房、國舅少父房,在遼國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南宋鄧名世《古今姓氏書辨證》在講述契丹蕭氏來源時說:“(后)晉開運(944——947年)末,耶律德光北歸,以蕭翰(舒嚕氏,原名小漢)為宣武節度,留守東京。翰,契丹呼為國舅,及將授節鉞,李崧為制姓名曰蕭翰,自是始姓蕭,而蕭氏女世為契丹后。”又,據《續通志·氏族略》,遼太祖改后族(契丹)巴哩氏、伊蘇濟勒氏為蕭氏,遼太宗改舒魯氏為蕭氏;據陳述《金史拾補五種》,遼時奚有五世族遙里氏、伯德氏、奧里氏、梅知氏、揣氏,世與遼人為婚姻,附姓述律氏,按例稱蕭氏。此外,世居沈陽的清滿洲人有蕭姓;清代滿洲八旗姓伊喇氏,后改為蕭氏;佤族司彭牙特氏、斯內氏,漢姓均為蕭;普米族巴落瓦支氏,漢姓之一為蕭;壯、侗、彝、傣、回、白、阿昌、土家、臺灣土著等民族均有蕭姓。 作者:謝鈞祥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顓頊帝嚳姓氏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