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普查整理,精心申報項目。該區組織人員深入鄉村,對轄區內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深入細致的了解、挖掘和整理,開展相關的保護、傳承工作,共收集整理非遺線索3000條,涉及10個種類、121個項目。其中,龍泉安桂已入選市級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根雕、抬閣等9個項目被列入區級非遺名錄。
加大培訓力度,積極傳承遺產。該區通過舉辦非遺知識培訓班,培訓鄉鎮文化方面的主管領導、鄉鎮文化站站長、項目傳承人130人次。同時,該區采取家庭式、家族式傳承方式,使珍貴文化遺產得以保護,民間技藝得以傳承。
參加多種活動,擴大項目影響。該區連續多年組織抬閣、四大扇等項目參加市元宵節大型民間文藝表演,多次獲得優秀獎;組織剪紙項目參加全國神州風韻剪紙大賽,榮獲三等獎;參加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愛國主義教育中原行書畫展,榮獲一等獎,通過參加影響較大的賽事,逐步實現“走出去”戰略。
加大資金投入,弘揚民族文化。該區重點扶持區級非遺項目,為馬投澗剪紙項目傳承人給予資金上的支持,以此帶動傳承人創作出更多賦有特色的作品。
改善保護方式,實現永久傳承。在大力開發各項非遺項目的同時,該區對彌足珍貴的民間非遺項目,力求做到“四有”,即每個項目都有文本資料、有電子資料、有音像資料、有圖片資料,為永久傳承提供條件。(原標題:龍安區多措并舉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