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跟朋友一起去逛了商場的時候,在一家服裝店結賬付款的時候,店鋪的收款方式引起了我的注意,因為想要快速結賬,在結賬的時候問收銀員可以掃碼支付嗎?收銀員說:“我們是魅卡支付,是一款聚合支付的二維碼,只需要掃一掃!同時支持微信、支付寶、百度錢包、銀聯快捷等主流的支付工具,你使用哪一種都可以。”
買完單后,我覺得這個“一掃通殺”的支付方式很是神奇,出于好奇心,我開啟了對“魅卡”這種聚合支付模式的探索。
魅卡的聚合支付理念
什么是聚合支付,簡單地說就是集成了多家支付通道、多個支付場景、多種支付方式,商戶只需要在自己的收銀系統里接入一個sdk,就可以使用所有支付模式,無需一個個尋找想要對接的支付機構、無需重復對接集成繁瑣的支付接口。
魅卡同時支持微信、支付寶、百度錢包、銀聯支付等主流支付工具。魅卡鏈接商戶和通道、降低接入的技術、溝通門檻、降低通道成本,方便快捷的實現支付接入,提高商戶支付結算系統運行效率。
魅卡的產生背景
截至2016年12月,我國網上支付的用戶規模達到4.75億,較2015同期用戶規模增加了5831萬人,年增長率達到14%。網民使用網上支付的比例提升至64.9%。手機支付用戶規模年增長率達到31.2%,網民手機網上支付的使用比例提升至67.5%。
根據《中國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數據顯示,2016年第4季度,中國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12萬多億元人民幣,環比增長為41.72%。
通過以上的數據,我們不難得出一個關于移動支付的結論,我們的消費付款方式已不知不覺發生了巨變,移動支付潛移默化地成為了我們日常消費業務的主角。
移動支付存在的問題也出現了!傳統線下、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三重空間同時存在、互相疊加,消費者同時分布在線下、PC端、手機端,各個流量入口,商業模式層出不窮、不斷跨界,支付場景碎片化。商家需要為消費者提供全場景、全方式的支付收款服務。現有支付的行業結構和供應鏈條,已經不足以應付這種錯綜復雜、突如其來的劇烈變化。
面對商家這些客觀存在的支付需求,誰來落地?在此背景下,魅卡順應時代發展的需求,為消費者和商戶提供靈活、便捷、全場景、全渠道的支付服務而一舉登上歷史舞臺。
魅卡的定位
客戶結賬用微信還是支付寶?還在糾結使用哪種支付方式?收到一張百元鈔票,還要檢驗它的真假?還需要這么浪費時間?魅卡的定位很明確,就是服務于中小型商戶,依托銀行、三方支付或清算組織的支付通道與清算能力,為商戶提供接口、集成等的支付服務,形成資源優勢互補。商戶只需一次接入魅卡輕松搞定,安全又便捷!
第三方支付渠道和移動支付場景的“碎片化”,是魅卡存在的根本因素。不能方便地對接客戶需求,不能快速地實現服務,就意味著放棄客戶,商家需要魅卡來解決客戶的支付痛點,魅卡為商戶提供一個安全、便捷的收銀工具,縮小成本提高收益。魅卡對于用戶而言,提供了一種安全、靈活、便捷的支付體驗。
想要了解更多魅卡資訊,搜索微信公眾號“魅卡支付”,魅卡在這里等待你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