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目內容
浚縣制玩具,集中生產于浚縣黎陽鎮楊紀屯村。浚縣地處黃河中下游。是黃河故道上的一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浚縣黎陽鎮楊玘屯村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浚縣泥咕咕的集中產地,河南省文化產業特色村,被譽為“中國泥塑第一村”、泥塑之鄉”。楊玘屯的木制玩具久負盛名,諸多專家學者對此有極高的評價,楊玘屯的木制玩具——活著的文化遺產。
二、發現過程
2009年春,在非遺普查時,由浚縣黎陽鎮楊紀屯村民宋學芳提供線索,據宋學芳稱,過去他們村有上百人從事木制玩具的生產制作,木旋床就有幾十座,近幾年由于經濟多元化及人們思想觀念轉變,從事收入較高的行業,木制玩具的制作,目前全村僅有幾座木旋床,估計再過幾年會更少,在非普查中宋學芳向浚縣文化館的同志反映些情況,立即得到了文化館領導鄭館長的高度重視,帶領全館工作人員立即到楊紀屯進行考察、調研、深入群眾,走家串戶了解該村的實際情況,得出一個結論,認為非常符合非遺的范疇,是一個重大發現,在后來的時間里,文化館的工作人員經常到楊紀屯觀看老、中藝人的制作過程,查看作品,了解它的歷史淵源,文化內涵及現狀,邀請相關專家進行考察分析,著名專家孫俊紅考察后評價說:作品色彩鮮艷、造型逼真、美觀大方是不可多得的藝術品,并且又與群眾日常生活相關的作品較多,很有觀賞價值,又有實用價值,河南省著名專家倪寶誠到楊紀屯調研后有更高的評價,我國五千年前已有木制玩具,發展至今她有豐富的文化內涵,主要與傳統的婚嫁風俗、喜慶吉祥、子孫豐產、生殖崇拜息息相關,在楊紀屯看到這么多木旋工具和作品,真是研究歷史的活化石,是活著的文化遺產。
三、歷史淵源
春秋戰國時期,據說力主“非攻”(反戰)的墨子擅長木工工藝,他不僅設計制造了攻城用的云梯,還設計了風箏等,他的作品做工十分巧妙,構思獨特,一直為世人所傳。
一九七八年山東寧陽大汶口出土的文物中,就有一件長約十一厘米的木魚,根據考古學家的考證,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
木制玩具是木刻、木旋、木雕玩具的總稱。制作時,一般是利用木材的廢料、碎料或就地取材,價格便宜,成本很低,但勞動強度大、 功效較低,在楊玘屯老藝人王民德的記憶當中,都是為了養家糊口,他記事時聽爺爺說,爺爺的父親和爺爺都是一輩子做木制玩具生意的,那時候,家里窮,人口多,土地少,都是依靠這個生意撐過來的。
王民德的祖上幾代藝人做的木刻木旋玩具都特別招人喜歡,其藝術特點主要是:簡潔、夸張、隨意、色彩鮮艷、品種繁多,這也是他家代代能夠傳承下來的理由吧!
四、文化內涵
勤勞智慧的先人,他傳承下來的每件作品都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這是傳承過程中的根和魂,木制玩具源于對人類生殖的崇拜及祈子理念。
我國地域遼闊,很多地方流傳著“人從葫蘆出”的神話傳說,意思是,上古時期、天塌地陷、洪水施孽、人類始祖伏羲和女媧、躲在葫蘆里逃過劫難,爾后兄妹成婚,產生了人類。老藝人王民德制作的亞腰葫蘆,當地人稱它“寶葫蘆”被視為吉祥物,這種木制葫蘆成雙成對,用紅絨繩一根,將兩個葫蘆攔腰拴住,圖個喜慶吉利。隨身攜帶,小巧玲瓏,色彩艷麗,造型逼真,招人人喜愛,因葫蘆是一種藤木植物,藤蔓綿延,果實累累,子粒繁多,繁殖力極強,在中國民俗文化中象征男女美滿婚配、子孫豐產、繁衍后代最妙的象征。
老藝人王民德回憶青年時到山西太原、安陽、開封、山東、濟南及周邊其他城市賣玩具時,最得意的一件事就是所帶響疍(木彩蛋),帶多少賣多少,且價格比其他玩具少貴一些,響疍是木頭用旋床旋園、旋光、把當中挖空,裝進石子之類再把口封住,然后進行彩繪,真是色澤彩艷、光照奪人,用手一搖發出嘩啦嘩啦的美妙聲響,是幼兒玩耍佳品。木彩蛋是古時“繡球”的變體,繡球是古時傳說中男性生殖崇拜的象征,民舞獅子滾繡球是祝愿生殖,繁衍的舞蹈,在當今少數地方,把繡球視為定情之物,姑娘向男子拋出繡球,便意味著你就是意中人,在當地還流行姑娘出嫁時把木彩蛋壓在箱底,以示美滿幸福,早生貴子,其內涵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在楊玘屯木制玩具中,有不少兵器玩具,如:刀、槍、劍、戟、棍、錘、斧等,只是一種象征性的兵器玩具,花花綠綠,木質厚鈍、槍不尖、刀不利,絕無玩耍傷人之可能,這種兵器也是與中華民族的武術有密切關系,武術除健強體魄之外,還有一主要任務,那就是保家衛國,這些玩具之所以深受廣大兒童喜愛,是因為歷代愛國英雄岳飛、花木蘭等保衛祖國,視死如歸精神的影響,這些豪杰、無形中成為孩子們學習、模仿的榜樣,在玩耍中,在對局中必有勝負,忠者勝,奸者敗。所以,兒童們舞槍弄棒,有利于培養勇敢戰斗的愛國主義精神。
在浚縣楊玘屯木制玩具中,有不少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作品,木碗、刀把、蠟臺、大小桿杖、筆筒等很多作品是專家學者研究歷史的活化石。
木制玩具源于生活,豐富生活,在歷代久經不衰的傳承中,是藝人用心賦予它靈魂,用手塑造其神韻。
五、工具
木制玩具的制作是比較復雜的過程,使用工具有大鋸、中鋸、小鋸、斧、彎斧、榔頭、鉆、挖刀、大刀等。
六、制作工藝流程
1、選材(購料):一般用柳木較多、木質綿軟、不易裂崩,價格便宜,楊木、桐木次之、
2、截段:把購來的木料截成段,木段的尺寸是根據木制玩具的長短來決定,一般長的60厘米左右,短的10厘米左右。
3、切塊(砍扒):根據工藝品玩具的直徑決定,把鋸成段的木料切成塊,大的直徑20厘米左右,小的直徑只有幾厘米。
4、修邊:把三角四棱的木扒用斧砍掉周圍無用的邊角,便于上旋床。
5、旋:用旋床(相似現在車床的木制古老工具)旋玩具外表使其成圓形、表面光滑、挖內臟,使其玩具空心,有的空間大,有的空間小。
6、組合安裝:把旋好的玩具部件進行組合。
7、纏桿:長兵器需要纏桿,用塑料布條把槍身纏的五顏六色。
8、制槍櫻。
9、彩繪:顏色有黑、綠、黃等。過去黑的用鍋底灰。紅的用紅土、白的用白土,現在用洋紅、洋黃、洋綠。黑的用墨汁等。
木制玩具制作過程是一部生活交響曲。有的砍扒、有的旋貨(當地把操作旋床稱之為旋貨)。有的栓槍櫻、有的彩繪,一家人各司其工,有說有笑,其樂融融,彰顯生活的艱辛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