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桑中之約(sāng zhōng zhī yuē)
【成語出處】:《詩經·鄘風·桑中》:“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
【成語解釋】:桑中:桑林之間。指男女幽會的的密約!
【朝歌淵源】:《詩經》中發生在淇水河畔男女相會的情結!
【成語故事】:他郎才,她女貌,在上宮廣場祭神拜祖的舞會上他們認識了,他眉來,她眼去,一見鐘情。伴著音樂,踏著鼓點,他倆翩翩起舞,曲終人散,他倆余興未消,還沉浸在春心萌動的幸福中,他看看她,她瞧瞧他,依依不舍,并約定第二天下午在附近的桑樹林中相見。
第二天下午,她精心梳妝打扮一番,早早地來到桑樹林中,盼著心上人快點來到她跟前。小伙子也精心修理了一下,衣著得體,文質彬彬,不失禮儀地如期而至。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當雙方看到對方時,不約而同地朝同一個方向飛奔,他們兩手相握,四目相望,一個梨花帶雨,一個秋波激蕩,在桑樹下,石凳上,他們相擁而坐,互說衷腸。他們各自暢談著孩提時代的天真爛漫、以及對未來的憧憬和幻想,還許下諾言,愛到海枯石爛、地老天荒。
走出桑樹林,她送他到淇河上,淇水湯湯漫過石橋,嘩嘩流淌,他提鞋挽腿踩水嬉笑著跑到橋中央,她在岸邊高聲呼喊:“小心滑倒弄濕新衣裳!”,他站在水中,做了個鬼臉出了個怪樣,她又一次向他招手發出邀請:下次,上宮跳舞,桑樹林中再話衷腸!
這樣,后人就用桑中之約指男女幽會的密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