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奶奶廟的故事
2013/7/30 16:00:46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明朝洪武年間,東沿村有兩家大戶,一家姓陳,一家姓李。有一天清早,陳員外在飯市兒①上說:“我夜里做了個夢,夢見一個長得怪富態的老太太對我說:‘我是三仙老奶奶,從山西下來啦,想保枯您這一方人哩;可是眼下遭難了,我的頭跟身分成。了兩半,身在臘漿圈(東沿村北邊四、五里的淇河灣里),頭在叉股河(東沿村南邊二三里路,淇河和衛河交匯的地方);你得想法兒救我!’一夜叫醒我好幾回。”李員外一聽,說:“這就奇怪啦!我夜里也做了這樣個夢。咱倆人咋能做哩夢完全一樣哩?”
飯市兒上吃飯的不少人,都覺得這事稀奇。有人說:“不中咱去瞧瞧,反正也沒有費咱哩啥。”一群年輕人跟頭波浪(D就往臘漿圈跑,到了河邊,“撲地倒騰”可下啦。三摸兩不摸還當真摸著個石頭刻的老婆身,刻得非常精細,就是沒有頭。一大堆人費了很大勁,才把她弄到岸邊。有幾個人又跑到叉股河,一摸正好摸著個老婆頭。拿去一對,嚴絲合縫,正好。大家都說,這可真是出神仙啦。
陳、李二家員外自愿出車,出牲口,很多人都樂意伸手幫忙。他們又費了不少勁,才把石奶奶裝到大車上,套了好幾個牲口,硬是走不動。勉強拉到東沿村北地,“格嘣”一聲,牲口套斷了一根。
距村里還有一里多地,陳、李二家員外趕緊給石奶奶燒香磕頭,說:“老奶奶呀,您老再往前走走吧!您看這個地方前不挨村,后不臨店,孩兒們一早一晚來給您老送個香火,多不方便。”燒了香磕罷頭,把套接上,又往前走了一段。快到莊北頭的時候,牲口套又斷了。陳員外對大家說:“甭往前再走啦,既然老奶奶相中這塊地方啦,咱就在這兒給她老蓋廟也就是了!”
“山西老奶下來啦,在東沿村落腳啦,要保枯咱這一方人哩!”
消息象一陣風一樣,“忽啦”一聲傳遍了十里八鄉。陳員外和李員外帶頭集資,各捐小麥五十石。群眾一看,就一窩蜂一樣跟著捐開啦。一座清堂瓦舍的大廟“丁二八當”可蓋起來了。見天燒香的人跟趕會一樣。
石奶奶越傳越神,石奶奶廟名氣越來越大。東沿村這個名慢慢沒人再提啦。為了宣揚修廟集資人的功德,專門立了碑。陳、李兩家員外排在最前邊。其實人們哪里知道,陳、李兩家都因為修廟發了大財。“石奶奶”是他們暗地雇人從很遠的地方運來,偷偷扔① 跟頭波浪:連跑帶跳的樣子。
① 飯市兒:淇縣的鄉下人,喜歡端眷碗到街上吃飯,邊吃邊聊,群眾把吃飯時候經常聚會的地方叫“飯市兒”。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