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鶴壁 >> 文化遺產(chǎn) >> 文遺賞析 >> 瀏覽鶴壁

“有山在而水自流——探訪浚縣泥咕咕系列”之一 瓦崗軍息鼓泥咕咕花開(2)

2013/4/16 17:03:59 點擊數(shù): 【字體:

  黎陽倉引發(fā)的血戰(zhàn)

  隋朝末年,天下洶洶,出現(xiàn)了“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煙塵”,其中最強大、最有可能一統(tǒng)天下的,是李密統(tǒng)帥的瓦崗軍。

  由于《隋唐演義》的盛行,那是一段能見度比較高的歷史,但也有很多東西被有意無意地模糊了。李密其人,本事很大,甚至有人認為,他的才略能力,并不比李世民遜色。而瓦崗軍也是人才濟濟,單是后來投降李世民的,就有很多出色人物,著名的凌煙閣二十四將,有五人是瓦崗舊將:鄭公魏征、鄖公張亮、盧公程咬金、英公李世績(即徐世績,字懋功,李淵賜其姓李,演義中稱為徐茂公)、胡公秦叔寶。

  公元618年,瓦崗軍在今?h地面擊敗宇文化及,聲威鼎盛。但沒多久,這支曾經(jīng)百戰(zhàn)百勝的軍隊在洛陽附近一戰(zhàn)脆崩,退出了爭雄天下的舞臺。大起大落的經(jīng)歷,讓瓦崗軍充滿了悲壯的色彩。
  瓦崗軍最初的首領是東郡韋城(今滑縣)人翟讓,主要將領單雄信、徐世績都是今滑縣、浚縣地面的人,李密、程咬金、秦叔寶等人是后來投奔來的。瓦崗軍發(fā)家靠的是攻占糧倉,“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那年頭又是打仗又是災荒,有了糧食,天下之人蜂擁歸附,瓦崗軍由是聲勢大振。時天下三大糧倉,瓦崗軍攻占了其中的兩個:興洛倉和黎陽倉。

  隋朝前20多年,經(jīng)隋文帝勵精圖治,人口激增,經(jīng)濟繁榮,在一些交通便利的戰(zhàn)略要地,國家投資建起了大糧倉,興洛倉和黎陽倉是其中規(guī)模極大的兩個。

  興洛倉也叫洛口倉,在今鞏義市地面,是當時最大的糧倉,倉城周圍二十多里,城里挖了3000個大窖,每個窖貯藏8000石糧食。黎陽倉的規(guī)模沒有記載,但存糧也應在千萬石以上,這里既是重要的渡口,又靠近通往北方的永濟渠,隋煬帝多次遠征高麗,都靠黎陽倉供給軍需,因此這個倉自然也是規(guī)模巨大。

  瓦崗軍先后攻下這兩座倉城,開倉賑濟饑民,數(shù)省百姓蜂擁而至,“旬日得兵20余萬”,一時軍威大盛,中原一帶的小股起義軍和隋朝地方官吏也紛紛歸附。

  但糧倉也是其他“反王”覬覦的目標,占領黎陽倉半年后,瓦崗軍迎來了一場血戰(zhàn)。那時宇文化及在揚州殺了隋煬帝,帶著十多萬御林軍北歸,走到今河南地界,為了解決吃糧問題,引兵攻打黎陽倉。

  御林軍將士異常驍勇,黎陽倉守將徐茂公不敢出戰(zhàn),帶兵堅守倉城。每當宇文化及攻勢猛烈,徐茂公在倉城內(nèi)放起烽煙,駐扎在同山的李密就帶兵從后面攻擊宇文化及,這樣雙方相持不下。

  李密得知宇文化及的軍糧快吃光了,就假意求和。宇文化及高興萬分,不再限制士卒吃糧,希望李密能送他些糧食。恰巧李密手下有人犯法,逃到宇文化及處告密,宇文化及大怒,于是渡過永濟渠,強攻同山上的李密。這是一場生死大戰(zhàn),雙方數(shù)十萬刀槍劍戟遮天蔽日,從早晨七八點一直打到傍晚六七點。戰(zhàn)斗極其慘烈,李密也被流矢射中,落馬昏死過去。隨從跑散了,追兵就要趕到,這時斜刺殺出秦叔寶,將他救起。李密整軍再戰(zhàn),最終擊退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的部隊沒了糧食,打又打不贏,于是人心崩潰,部下將軍紛紛帶兵投降李密。

  宇文化及尚有兵眾二萬人,向北進兵魏縣。李密知道宇文化及不會有什么作為,留下徐茂公防備他,自己將兵鋒指向洛陽。此時的瓦崗軍,達到鼎盛時期,但所謂樂極生悲,一個多月后,這支曾強大無比的軍隊卻一敗涂地,土崩瓦解。

  泥咕咕為瓦崗軍悲傷

  “咕咕”、“嘟嘟”、“嗚嗚”,在?h正月廟會上,時常能聽到這樣的聲響,那是孩子們在試吹剛剛到手的泥咕咕,那響聲,讓他們心花怒放。這種泥玩造型古樸生動,鄉(xiāng)土氣息濃郁,墨黑的底色襯托出其他色彩的靚麗,每個上面都扎有兩個空,一吹便響,這是它賴以得名的特點。

  如果沒有人介紹,很難想象,如今孩子們玩的東西,與1300多年前的瓦崗軍有什么關系。不過,當?shù)氐拿耖g傳說和有關史籍都向人們表明,泥咕咕有著特殊的身世,那“咕咕”的聲音,最初很悲涼,是失落的將士為瓦崗軍的慘敗吹奏的。

  李密打敗宇文化及,回師洛陽,與老對頭王世充對壘。這時的李密十分自信甚至自負,他有足夠的理由自負,王世充與他大小百戰(zhàn),從來沒勝過,但此時瓦崗軍大戰(zhàn)過后,“勁卒良馬多死,士卒疲病”,存在很大的隱患。

  王世充深知李密軍隊大戰(zhàn)之后極為疲困,想乘機進攻,但他的軍隊多次敗給瓦崗軍,士氣低落,于是他每天到周公廟祈禱,暗中命巫者宣稱周公托夢命迅速討伐李密,肯定會立大功,否則士兵都會染上疾病死去。這招很靈,他的士兵多是楚地人,極信這種話,紛紛請求出戰(zhàn)。王世充挑出二萬多精兵、馬二千多匹,前來挑戰(zhàn)。

  李密部下勇將裴仁基認為應堅守不出,派三萬精兵進攻洛陽,王世充回救時,按兵不動;他再出兵時,仍如此消遣他,讓他疲于奔命,肯定能打敗他。

  但李密覺得沒必要如此費事,認為不出十天,就能拿到王世充的人頭。裴仁基苦苦爭辯卻毫無用處,他用手狠狠地敲著地嘆息道:“閣下以后一定會后悔今天的決定。”

  瓦崗軍剛打了大勝仗,上下都有點瞧不起王世充。王世充派二百多騎兵夜里秘密繞到瓦崗軍背后,埋伏在山谷中。大戰(zhàn)之前,王世充告誡眾將士說:“今天這一仗,不僅是爭勝負,而是生與死全在此一舉。如果敗了,一個人也逃不了。我們要爭相赴死,努力作戰(zhàn)!”天亮后,他帶兵逼近李密。李密出兵應戰(zhàn),還沒來得及排好陣勢,王世充就放兵攻擊。他的士兵都是誓死一搏,剽悍勇猛,銳不可當。
  戰(zhàn)前,王世充找到一個長得很像李密的人,捆起來藏好。戰(zhàn)斗正激烈時,他讓人牽著通過陣前,大喊:“已經(jīng)捉住李密了!”士兵們都呼萬歲,更加勇猛地進擊。這時埋伏在瓦崗軍后面的騎兵出擊,馳向李密營地,放火焚燒。瓦崗軍軍心大亂,部眾潰散,很多將領投降,李密只帶了一萬多人逃往洛口倉。

  此前,為了爭奪權力,李密殺了翟讓,同時將翟讓的老部下徐茂公砍傷。雖然他愛惜人才,又用了徐茂公,但危急時刻,他不敢前往黎陽重振旗鼓。萬般無奈,李密進入關中投降了李淵。但不久他就后悔了,帶兵反叛東歸,被李淵部將擒殺。曾經(jīng)強大無比的瓦崗軍,就這樣退出了歷史舞臺。

  在?h楊 屯村代代相傳的故事中,泥咕咕就是在這時產(chǎn)生的。“楊玘”本是人名,此人是瓦崗軍的將軍,同山大戰(zhàn)后,他帶了一批傷病人員在黃河邊休養(yǎng)。瓦崗軍崩潰后,楊玘帶著他的部下在此定居下來,成為農(nóng)民。但大起大落的悲涼,在他們心中久久無法平息,閑暇時,就用黃河邊特有的膠泥捏些泥人泥馬,借以祭奠昔日同生共死的戰(zhàn)友。他們在泥人泥馬上扎了孔,使其像號角一樣能夠吹響。他們的后人代代相傳,發(fā)展成今天的“泥咕咕”。直到今天,楊玘屯人捏的泥馬多為戰(zhàn)馬,人物常有徐茂公、秦瓊等瓦崗英雄。

  相傳戰(zhàn)場息鼓,苦雨相隨,雨歇,蒲公英星星點點。泥咕咕正是這樣一顆“蒲公英的種子”。但1000多年過去了,歷經(jīng)朝代興衰,這棵“蒲公英的種子”為什么能花開千年,生生不息?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們在?h繼續(xù)追尋。
  
  在?h正月廟會上,人們時常能看到這種造型古樸生動、鄉(xiāng)土氣息濃郁的泥咕咕,但如果沒有人介紹,很難想象,這些孩子們手里的泥玩會與1300多年前的瓦崗軍有關系。圖為浚縣傳統(tǒng)泥咕咕——豬八戒和他的子孫們。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大河網(wǎng) 2007-6-19 作者:姚偉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