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老虎的一家。
“歡迎來到我的老虎世界!”10月12日,在浚縣伾山街道辦事處田莊,記者一進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浚縣萬福虎”傳承人黃貴蓮家的小院就受到了熱情地招呼。在她不大的屋內,柜子里、窗臺上、冰箱上擺滿了一只只形態各異的布老虎,它們是黃貴蓮親手制作的萬福虎。她的這些作品曾受到著名民俗專家倪寶成、喬臺山的高度贊譽。目前,已是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浚縣萬福虎”已經啟動了申報省級項目的程序。
“我的萬福虎可多了,有上山虎、下山虎、立虎、臥虎、雙頭虎、單頭虎、虎背虎、虎騎虎,虎虎生威送幸福。這是虎山,這是虎家庭,虎爸虎媽和孩子;還有雙頭老虎枕,更是吉祥又增福。”說起自己的作品,黃貴蓮滔滔不絕,“這些都是我在母親縫制老虎枕的基礎上變化出來的。”
“母親去世后,我從她的遺物里翻出了萬福虎,從那時起我便開始研究制作萬福虎,也算是表達對母親的思念之情。”黃貴蓮告訴記者,自己制作的萬福虎原型是母親遺留下來的老虎枕。據相關資料記載,浚縣萬福虎傳承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據考證,浚縣田莊黃氏系洪洞移民后裔,布玩具萬福虎縫制技藝為其家傳技藝,母女相傳,其先祖來浚后,家族和技藝一并落地生根,黃貴蓮為第十二代傳人。
傳統制作萬福虎所用布料均是農家紡織的粗棉布,質量差別較大,如今布料的選擇已很多,綢緞、金絲絨等布料均會使用。一只萬福虎共需24塊布,象征一年中的二十四節氣,寓意平安吉祥,縫制時密密縫織,以免破損開裂。虎皮縫好后,于下腹留口處裝入鋸末或棉絮、谷糠等填充料,萬福虎主體成形。
成形后的萬福虎如果于虎頭上繪出耳、目、口、鼻,虎身繪出各種花卉,成品叫“畫虎”;用多種色彩的布料剪成虎的耳、目、口、鼻和各種花卉,分別粘貼于虎的各個部位,成品叫“剪貼虎”;在萬福虎上運用刺繡手法繡出花紋叫“繡虎”,“繡虎”系列因為要用到正針、橫針、豎針、長針、短針、拉鏈針、交叉針、平行針、倒口針、倒鎖針、掃針等十幾種針法,所以是最難的,也就成為萬福虎中藝術品位最高的一類。
從選料裁剪,到做好裝包,繪上圖畫,十幾道工序,要花上幾天時間,有時需要一個星期才能做好一只萬福虎。除了作為展覽品、民俗專家收藏品,黃貴蓮這些心愛的作品很少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