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話說“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蒸饅頭;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去打酒;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黃河新聞網特別策劃“話春節,聊禮儀”系列訪談,特邀國學專家衛方正,與您聊一聊春節期間的民俗禮儀。
俗話說“二十四掃房子”,也有地方說“二十四,掃房糊爐子”,二十四是大掃除的一天。這是中國人很講究的一方面,就是對于庭院對于個人的一種全面大掃除。《朱子治家格言》中說,“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因此在二十四這一天,一家老小要集中掃家。比如一家一般都是家長帶著孩子來打掃家,無形中培養孩子做事情有順序的習慣,培養孩子對家庭負責任和勤勞的習慣。第二個方面要讓孩子知道家里什么東西在什么地方放著,有個成語叫“如數家珍”。
其實,大掃除不僅僅只對于家庭表面的清潔,比如對于下水道的清理和爐子的修繕。對于下水道的清理:一是對于一年的淤積的清理,以便于正月里的正常使用。“糊爐子”是因為在臘月二十三那一天灶王爺已經上了天,所以在二十四這一天就可以對他進行修繕。正月里爐子的工作量也非常大,很多人家都是鍋不離爐子。
對于城市而言,“糊爐子”沒有必要了,但是掃家還是有必要的。通過打掃家讓一家老小很清潔而且對家庭狀況很熟悉。另外,一家老小在打掃的過程中要培養一種精神,外在的清潔是次要的,而內在的清潔更重要。家都要經常清潔,何況人呢?人的精神每年也要進行一次內醒和整潔。古人有一個詞叫”澡雪精神”,要讓我們的精神世界像冰雪一樣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