摯國與文王之母
2013/9/18 15:47:28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摯國,任姓,都城位于平輿縣城西塔寺。漢時尚有摯亭存在。今雖命名為烈士陵園,但人們依然習慣地稱之為西塔寺。西塔寺是摯國遺址,是堯、禹時期的摯地部落,殷商時期摯國都城,周文王的母親太任的出生地。
殷商末年,摯國國君任成的二女兒太任,千里迢迢嫁給周國國君季歷為妻。夫妻倆和睦相處,互敬互愛,一同行德,生周文王。《詩》云:“摯仲氏任,自彼殷商。來嫁于周,曰嬪于京。乃及王季,維德之行。大任有身,生此文王(《詩·大雅·大明》)。漢代《列女傳》中如此描寫太任生文王的故事:說她自有身孕起,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傲言,能以胎教子,而生文王。這是我們的祖先認為胎兒在母體中給胎兒以良好的影響,實行胎教最早的記載。
摯地后人為紀念太任,在太任的出生地建有“文王之母亭”,又稱“摯亭”,地點在今平輿縣城西塔寺街西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西塔寺遺址得到進一步保護。1983年,西塔寺遺址被平輿縣人民政府列為縣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西塔寺位于今平輿縣城月旦島西,占地面積2160平方米,今名平輿縣烈士陵園,其三面環水,林木繁茂。它東南接水泊,名輿泉,又名輿澗、二龍淵,西北面毗鄰一個水明如鏡、波光粼粼的水塘,名曰“小西湖”。
2008年,平輿縣人民政府在清河南數里的草河南岸建“太任公園”,園門前塑有太任抱子的漢白玉雕像。園內設文王八卦臺和四面地雕浮圖,浮圖集中講述了太任的四個故事,圖下方刻有輿夫子的贊詩。
一是摯水浣紗。太任出嫁前,在這摯水之畔浣紗洗衣。這是太任浣紗的凈衣塘。贊詩曰:文王安在何曾想,碧影一潭弄月光。自有塘邊千樹柳,遙思太任洗羽裳。
二是胎教周宗。太任嫁到西周,做了季歷王的王妃,成就了商周聯姻。她在懷孕的時候,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傲言,精心對兒子文王進行胎教,是中國歷史記載中第一位實施胎教的母親。
三是母儀天下。太任與她的婆婆太姜、她的兒媳太姒并稱為“周室三母”。 她尊老愛幼,相夫教子,輔助丈夫布施仁政,仁德賢淑,博愛眾生,首開胎教之先河,從而成為中華偉大母親的形象,母愛的化身。
四是恩澤故里。傳說文王死后,武王繼位。武王滅掉殷商,平了叛亂,因操勞過度病逝。其子成王年幼,由其叔父周公旦攝政。周公旦封其弟弟季載為沈侯,在太任的家鄉摯地建立沈國。當時太任已是90高齡的老人了,她最疼愛的小孫子季載又封到沈國,三年未歸,心中十分想念,同時也想回故里摯地,看望一下家鄉的父老鄉親。太任乘輿歷時數月,到達沈國。她怕賢孫周公旦惦念,便提筆寫了一封回書,命來人帶回。周公旦一見祖母回書“平輿”二字,便知道祖母乘輿平安到達了。后來,太任病逝,周公旦為尊重祖母遺言和紀念祖母生地摯人造輿之功,便把摯地改名為“平輿”,流傳至今。□張賢鋒【原標題:摯國與文王之母】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天中晚報 2013-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