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名人名家 >> 名人與河南 >> 瀏覽文章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毛澤東的雄才大略與河南

2013/12/27 17:19:23 點擊數: 【字體:

毛澤東的雄才大略與河南
一九五二年十月三十一日毛主席在鄭州邙山頭遠眺黃河。本版照片均由魏德忠 侯波攝


    河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毛澤東一生對河南給予了特別的關注,他受河南傳統文化影響很大,他對河南的革命和建設事業傾注的心血很多,他與河南干部群眾的聯系很廣,他對河南人民的感情很深。在毛澤東誕辰120周年之際,讓我們一起深切緬懷這位偉人吧!

    毛澤東對河南傳統文化的借鑒與運用

  毛澤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貫態度是批判地繼承,古為今用,對河南歷代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哲學家、歷史學家、文學家留下的寶貴遺產也是同樣的態度,且從中受益匪淺。

  從河南古代政治家的智慧中吸收精神營養。河南古代政治家的各種思想給毛澤東留下了深刻印象。毛澤東在《商鞅徙木立信論》中稱戰國時期的內黃縣人商鞅是中國四千多年來“首屈一指”的偉大政治家,他對戰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新鄭人韓非和上蔡人李斯都有過仔細研究,甚至可以背誦《韓非子》中的《說難》、《孤憤》、《五蠹》以及李斯的《諫逐客書》等名篇。他在文章和談話中引用過《韓非子》中許多著名典故,如“自相矛盾”、“諱疾忌醫”、“名副其實”和“循名責實”等。毛澤東在《后漢書·光武帝紀》批注中稱東漢光武帝、南陽人劉秀是“歷史上最有學問,最會用人,最會打仗的皇帝”,對他指揮的昆陽大戰評價很高,并作為以少勝多的戰例收入《論持久戰》。東漢時期的禹州人郭嘉多次受到毛澤東贊賞。1959年3月2日,毛澤東在第二次鄭州會議上推薦大家讀《郭嘉傳》,號召大家學郭嘉。唐代的陜縣人姚崇身為三朝宰相,其政治主張為毛澤東所欣賞。毛澤東在讀《姚崇傳》時道:“如此簡單明了的十條政治綱領,古今少見。”毛澤東還稱唐代的洛陽人張說為“大政治家、大軍事家”。毛澤東非常敬重南宋抗金名將、湯陰人岳飛的民族氣節和文韜武略,一生常吟《滿江紅》,并多次手書《滿江紅》。他晚年做白內障手術時,就是在《滿江紅》的音樂聲中進行的。

  從河南古代哲學家的思想中受益頗多。河南古代哲學家的樸素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思想對毛澤東哲學思想的形成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春秋時期的鹿邑人老子的《道德經》是毛澤東終生反復研讀的經典,毛澤東在講話、談話、文章中常常引用老子名言。譬如,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中引用《老子》的“將欲取之,必固與之”。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演講中,引用了老子的“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戰國時期的商丘人莊子,也是毛澤東喜愛的哲學家,毛澤東一生喜讀《莊子》,經常在詩文里援引《莊子》中的典故,他在黨的七大的工作方針中引用莊子的“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比喻共產黨的發展壯大。他特別贊賞莊子“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的觀點,由此引發他關于“物質是無限可分的”辯證法思想。毛澤東稱戰國時期的魯山縣人墨子是“古代辯證唯物論大家”,還把他比為“中國的赫拉克利特”。

  從《資治通鑒》中汲取歷史經驗。毛澤東十分喜愛北宋時期的光山縣人司馬光主編的《資治通鑒》,這部294卷300多萬字的史書,毛澤東一生通讀了17遍,給予很高評價。1954年冬,毛澤東對歷史學家吳晗說:“《資治通鑒》這部書寫得好,盡管立場觀點是封建統治階級的,但敘事有法,歷代興衰治亂本末畢具,我們可以批判地讀這部書,借以熟悉歷史事件,從中汲取經驗教訓。”南朝歷史學家、南陽人范曄的《后漢書》也是毛澤東熟讀的史書,并在著作、書信、談話中經常引用其中的典故。

  河南古代文學家對毛澤東文風的積極影響。以賈誼、韓愈等為代表的河南古代文學家對毛澤東的文風影響巨大。西漢時期的洛陽人賈誼,寫得一手好文章,尤以政論文名垂千古。毛澤東最喜歡他的《治安策》,稱贊該文“是西漢一代最好的政論”,“全文切中當時事理,有一種頗好的氣氛,值得一看。”賈誼的政論文風對毛澤東影響很大,毛澤東的許多政論頗有賈文的風格。唐代文學家、孟縣人韓愈的文章也是毛澤東從青年時期就癡迷的,他能夠把韓愈的許多詩文背得滾瓜爛熟,他認為“韓愈的古文對后世很有影響,寫文學史不可輕視他”。毛澤東在著作、講話中,引用過許多韓愈的作品。如1939年5月20日,毛澤東在延安的一次大會上指出:“韓愈說:‘人不通古今,馬牛而襟裾。’所以只要是人而不愿做牛馬,就要學習。”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論》中的“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出自韓愈的《原道》,他的《反對黨八股》中的“語言無味、面目可憎”來自韓愈的《送窮文》。

  河南古代詩人對毛澤東詩詞的深刻影響。以杜甫、劉禹錫、李賀、李商隱等為代表的河南古代詩人對毛澤東的詩詞創作影響巨大。毛澤東非常熟悉鞏義人杜甫的詩,并能夠靈活運用。對宜陽人李賀、沁陽人李商隱的詩評價很高,對洛陽人劉禹錫的詩文也極為喜愛。在他80多歲時仍然可以背誦劉禹錫的《西塞山懷古》、《陋室銘》、《竹枝詞》等詩文,經常引用劉禹錫的“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他圈畫過30余首李商隱的詩。1958年11月1日,毛澤東在新鄉接見沁陽縣委書記趙漢儒時,說:“沁陽是李商隱的故鄉,我很喜歡他的詩!”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 2013年12月26日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