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傳統文藝 >> 文藝與品牌 >> 瀏覽文章

新編豫劇《花嫁巫娘》 上海預熱“中原文化周”

2013/11/16 10:38:39 點擊數: 【字體:

新編豫劇《花嫁巫娘》 上海預熱“中原文化周”

    11月3日,作為第十四屆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原文化周”的特邀劇目,由臺灣豫劇團排演的新編豫劇《花嫁巫娘》在上海戲劇學院上演。少數民族別致的服裝,耳熟能詳的阿里山之歌,臺灣豫劇皇后王海玲與臺灣京劇小生曹復永首次跨界同臺演出,讓上海觀眾對豫劇有了新認知。

  《花嫁巫娘》帶給觀眾最大的驚喜是音樂設計別出心裁。很多觀眾表示,這是他們第一次見到豫劇和京劇在一部戲中同時出現,而且配合得天衣無縫,毫不別扭。甚至一句唱詞中前半句是豫劇,后半句是京劇也非常順暢。

  擔任該劇音樂設計的是我省著名作曲家左奇偉。她在幕后伴唱結束后對記者說,這次創新本是一次無奈之舉,卻一鳴驚人。

  左奇偉說,由于曹復永是臺灣當紅的京劇小生,他與王海玲在配戲過程中,很難用豫劇發音進行表演,這也促使自己下定決心要將京劇和豫劇同臺演出。在探索中,她發現在同調式中將京劇和豫劇的音樂結合起來十分和諧,同時在重要段落的開始處使用觀眾熟悉的阿里山之歌也毫無別扭的感覺,這堅定了自己創新的決心。

  《花嫁巫娘》在臺灣和上海演出的成功讓左奇偉十分欣慰,她說,創新必然伴隨著爭議,但不能因為有爭議就裹足不前。音樂無國界,豫劇音樂和京劇音樂在本質上都是由音符構成,而音符不分劇種。“這次嘗試讓我受益匪淺,今后還會繼續創新。”

  盡管《花嫁巫娘》加入了京劇元素,還運用了不少話劇元素,但該劇仍然保留著濃郁的豫劇色彩。臺灣豫劇團團長胡偉姣表示,臺灣豫劇團在新編及實驗劇目的嘗試上走得很遠,吸引了大量青年觀眾,使豫劇在臺灣煥發了新的活力。她說:“豫劇的根在大陸。隨著兩岸文化交流越來越頻繁,我們與河南省豫劇界的合作也越來越多。大家不僅交流了豫劇表演藝術,還互通了在市場運作方面的經驗,交流讓大家共同進步。”記者劉 洋【原標題:新編豫劇《花嫁巫娘》 上海預熱“中原文化周”】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河南日報 2012年11月05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