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傳統文藝 >> 文藝與品牌 >> 瀏覽文章

越調劇團在困頓中堅守

2013/11/26 10:31:56 點擊數: 【字體:

越調劇團在困頓中堅守
許昌越調藝術保護傳承中心演出照
越調劇團在困頓中堅守
社旗縣越調劇團演出照


    在戲曲不景氣的大環境下, 和豫劇、曲劇相比,越調的生存和發展狀況似乎要更差一些,一些越調劇團陸續被裁撤。雖然越調已經成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但從越調劇團到越調藝術保護傳承中心的轉變并未對缺少資金、后繼乏人、缺乏新劇目的困頓有根本的改觀。越調劇團正在困頓中堅守。

  在記者對幾個越調劇團的負責人進行電話采訪時,接到電話的扶溝縣越調藝術傳承中心主任宋平均正帶演員趕往“送戲下鄉”的路上,趕在下雪前,他們要多演幾場。

  資金之困:劇團收入少 演員待遇低

  許昌越調藝術保護傳承中心副主任王克告訴記者:許昌越調藝術保護傳承中心現有演員70名,其中在職在編的正式人員有40名,非編制內人員30名。在職在編人員工資是由財政上出。演員從一級到四級分不同級別,按國家正常工資標準有固定工資,不在編人員工資就不能保障。應屆畢業生分配過去后如果人事指標解決不了,就只能按照人事代理將檔案發到人才交流中心由人才市場管理。按照正常的工資標準,第一年的工資大概為每月1300元左右。

  王克說:和以前相比,今年演員的待遇還提高了一些,送戲下鄉每場有5000元補助,政府每年給安排100多場,再加上一些商業演出,一年大概能演200多場戲,多的有二百六七十場,少的有二百四五十場。一場商業演出需要六七十名演員參與,幾乎可以說是全中心出動,除去住宿等費用,一場商業演出的收入也不過5000元左右。

  鄧州市文廣新局副局長崔偉偉告訴記者,戲曲事業最需要資金扶持,而現在鄧州市越調劇團演員們的工資已成問題,只能勉強維持現狀,F在鄧州市越調劇團每年能有三四十場演出可以按每場3500元拿到政府的補貼,要想有其他收入就只能靠劇團去尋找演出機會,個人邀請的、單位邀請的包括結婚生孩子邀請的都去,而一場商業演出的收入也不過3000元。在這種背景下,無論是在編的還是無編制的演員都面對工資難以為繼的無奈。

  社旗縣越調劇團屬于差補型事業編制單位,縣財政一年補15萬元,而這15萬元僅夠發給離退休人員。劇團等于沒有辦公經費,工資就更發不上了。社旗縣文廣新局黨委書記郭金發說:社旗縣越調劇團除了送戲下鄉、政府組織的演出和參加縣里的大型活動之外,平時從縣城到村莊,只要有人請,不管是個人辦喜事也好,企業的一些演出也好,只要能去就都去。但這些商業演出的收入是不確定的。“因為政策性演出是有數的,其他的演出都是自己聯系,不固定?垦莩鍪杖,有演出就有收入,沒有演出就沒收入,這是老問題了。”

  而襄城縣越調劇團雖然已經改制為越調傳承發展中心,但因為相關改制政策未能落實到位,團長段國民一直還在找縣里文廣新局的領導,為此,他已經奔走了很久。現在團里每年的政策性演出只有省里批的6場,每場3000元,全年也只有1.8萬元的補助。多年來,襄城縣越調劇團的財政補助一直每年只有3.8萬元,今年才增加為36萬元,但團里有在編演員31名,加上返聘的一些老演員,常年演出的有40人。“這些年,劇團的演員基本沒有工資,靠自己養活自己,比如做點小生意什么的。可是,這戲不能丟啊,要是不演,這劇團就徹底垮了!”段國民痛心疾首地說。

  “如果能落實百場演出的政策,可能會好一點,我們的日子真是特別困難。”段國民說,雖然他打聽到每場戲的補助是兩三千元,但對于劇團卻是非常重要的收入。為了不讓劇團垮掉,他們一直在鄉間演出,鄉里的廟會、祝壽、喜事等演出都接,一年大概有近150場的演出機會,但演出費一場不過2000元,除去住宿與油費,分到演員手里的費用只有二三十元。在編的演員工資也只能拿到75%,臨時聘用人員每月只有600元。

  劇目之困:多演傳統戲 缺乏新劇目

  許昌越調藝術保護傳承中心副主任王克說:目前,一般劇目的正常演出是沒問題的,現代戲、古裝戲都在排演,劇目很豐富,大劇目也能排,也可以正常演出,像申鳳梅老師的經典作品《收姜維》、《諸葛亮吊孝》,還有許昌的毛愛蓮老師的戲,如《火焚繡樓》、《無佞府》等都在演著。而且還在開發新的戲,老百姓喜歡的戲都可以排,不過創演新劇目比較困難,從導演到舞美創作人員都需要從外地請。

  鄧州市文廣新局副局長崔偉偉說:現在鄧州市越調劇團常演的戲有《狀元榮歸》、《哭殿》、《大保國》等十幾部,劇團的服裝道具已經長時間沒有更新了,因為服裝非常貴,也包括樂器,以前可能需要幾百,現在動輒要幾千甚至上萬元,劇團根本拿不出這些錢,至于創演新劇目根本不可能。

  社旗縣越調劇團的徐主任介紹說:“社旗縣越調劇團平時會排練一些業務性的新劇目,但很難排大戲,因為經費太困難,只能排一些小的折子戲,常演的劇目有十幾個,如《無佞府》、《李天保吊孝》和后來改編的《劉秀賒旗》、《收姜維》等。”

  除了《李雙喜借糧》《雙靈牌(上下)》這些經典劇目,襄城縣越調劇團團長段國民最為自豪的是他們還在演《楊八姐智取金刀》,“這出戲很多地方都演不了了,我們還在演,是我們襄城縣特有的”。

  扶溝縣越調藝術傳承中心主任宋平均說,他們演的還是越調的經典戲,如《李天保吊孝》、《李雙喜借糧》、《三哭殿》、《賀后罵殿》。“我們的戲很受歡迎,扶溝有16個鄉鎮,我們‘送戲下鄉’都會到一個大的行政村,幾乎是全村來看戲,尤其是老人,兩點開戲,他們1點多一點就搬著小板凳來看了。”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大河網 2013-11-22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