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傳統文藝 >> 文藝與品牌 >> 瀏覽文章

越調人一直在努力(3)

2013/11/25 17:35:36 點擊數: 【字體:

    據王炳燦介紹,第二階段越調本科班報名將于明年啟動,考試內容初步擬定將在文化與專業兩方面進行,專業方面主要考查學生的唱念做打,入學之后,也將從文化與專業兩方面對學生進行全面培養。

    既要復排老戲 還要創演新劇

    作為有著“活諸葛”之稱的越調大師申鳳梅帶出來的劇團,河南省越調劇團最擅長演出“諸葛亮戲”。目前,河南省越調劇團一共有8臺諸葛亮戲,包括《諸葛亮出山》、《舌戰群儒》、《諸葛亮吊孝》、《七擒孟獲》、《失·空·斬》、《收姜維》、《華容放曹》、《盡瘁祁山》,其中的《七擒孟獲》、《失·空·斬》、《舌戰群儒》由于種種原因已經不演了。目前常演的戲除了幾出“諸葛亮戲”外,還有《李天保娶妻》、《白奶奶醉酒》、《柴郡主掛帥》、《清風亭》等。新劇目的創作數量并不多,精品更少,僅有《老子》、《盛世君臣》、《盡瘁祁山》等有限的幾個。    

    “越調以大氣恢弘的三國戲為主,這是申鳳梅老師留下的傳統,在這之后,省越調劇團也進行過其他新的嘗試,但都不是很成功。”我省著名編劇、越調《老子》的劇本創作者孟華告訴記者,現在的歷史大戲基本都是經過深加工不斷打磨后保留下來的,而這些年歷史大戲沒有得到很充分的重視,立不了項,沒有了支持,寫起來也就不會得心應手。歷史劇目創作的薄弱使得越調的創作力量日漸薄弱。” 

    曾長期和申鳳梅大師合作演出的著名越調表演藝術家何全志對于當前越調的劇目創作也表達了自己的擔憂:“以前申鳳梅大師在的時候,我們基本上是一年一部新戲,每年都會去省會鄭州演出。過去我們去演出,起碼是要準備二三十個戲的,現在七八個戲就可以了,唱來唱去就那幾個戲,似乎已經沒有人愿意沉下心來打磨精品了。”

    何全志目前也正在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恢復一些傳統劇目,“其實我們的老戲特別多,歷史故事與資料也特別多,這么好的資源,一定要去好好挖掘”。

    自2006年越調成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后,河南省越調劇團每年都會有50萬元的補貼用來移植恢復傳統老戲,挖掘已經失落的古裝戲。申小梅說:“我們每年都會復排一部老劇,先后復排的有《五女拜壽》、《柴郡主掛帥》等8部。也移植了一些,比如《楊門女將》、《清風亭》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比之下,新戲的創作難度就顯得比較大一些。據申小梅介紹,目前河南省越調劇團創作人員十分緊缺,“沒有自己的編劇,負責音樂設計與唱腔設計的黃政領、王炳燦兩位老師年齡也都五十六七了”。

    針對劇本成為劇團創作的最大問題,孟華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實際上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喜歡歷史題材,也喜歡自己動手寫一些歷史戲,但是卻得不到舞臺實踐。越調劇團可以效法中國劇協,辦一個短期的訓練班,找老的創作人才加以引導,根據劇團的演出風格、演員聲腔特色進行有針對性的創作。越調的發展不易,借著現在好轉的發展勢頭,應該抓住機會解決一下這個問題”。

    申小梅表示,河南省越調劇團正在加大創作人員培養力度,“我們每年都會送團里的人去中國戲曲學院進修,從導演、舞美、燈光、造型各個方面加大創作人才的培養力度。在劇本創作上,也將充分挖掘資源,多出好的劇本”。

    目前,河南省越調劇團正準備重新復排2002年創排的新編歷史劇《盡瘁祁山》。還計劃復排毛派名劇《火焚繡樓》,由兩位毛派弟子徐愛峰、李寶霞主演。明年,他們還將排演著名編劇姚金成編劇的新編歷史劇《朱元璋》。

    《老子》走上銀幕 傳播越調藝術

    對于已經創排好的越調精品劇目,如何進一步推廣也是申小梅一直思考的問題。“舞臺藝術的推廣始終會受到場地之困,必須多渠道地進行宣傳。”

    “《老子》這部戲已經走過6個年頭,每到一地都會受到觀眾的贊揚,是很難得的一部精品。我就在想,能不能像申鳳梅大師拍攝《諸葛亮吊孝》、《智收姜維》那樣,讓《老子》也走上大銀幕,獲得更多觀眾的關注呢?”有了這個打算,今年10月7日,由申小梅主演的越調戲曲電影《老子》在老子故里鹿邑太清宮開機。

    “過去拍電影都是八一、峨眉等電影制片廠找到我們,給我們錢,現在卻是我們自己花錢去拍。拍攝技術越來越高了,觀眾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我們必須拿出像樣的作品送給觀眾。”申小梅告訴記者,越調電影《老子》共投資300多萬,不僅運用多種特效技術還原歷史場景,還將通過中英文雙字幕進行海外推廣。

    提起這300多萬資金的來源,申小梅透露了其中的艱辛:這300多萬中除了中國劇協提供的100萬和省委宣傳部提供的50萬外,剩下的150多萬就靠著申小梅到處找企業拉贊助,申小梅經常是拿著自己家里收藏的一些字畫玉雕等去找朋友幫忙,在很多企業的支持下才將資金籌措到位。

    由于習慣了舞臺表演,剛開始拍電影時,全團演員都不太習慣。“電影的拍攝都講究角度,我們習慣站在舞臺上對著觀眾了,剛開始都找不著角度。”申小梅告訴記者,由于舞臺表演注重和觀眾的交流,一般和演員對戲幾秒鐘就會把臉扭向觀眾,而電影的表達更貼近生活,都是演員之間互相交流。“剛開始的三天,我們老是把臉扭向一邊,鬧了不少笑話,后來才慢慢習慣了。”

    目前,越調電影《老子》正在后期制作剪輯,預計明年將進入電影院線與觀眾見面。申小梅說:“能不能收回成本不是我最關心的,讓越調《老子》有更多的藝術傳播形式才是最主要的。老子在世界范圍內都受到關注,電影的形式也更利于為在海外推廣越調《老子》做準備。”

    同時,針對越調多在農村地區演出的現狀,申小梅目前還正在籌劃“越調藝術進高校”活動,“我們發現《老子》多次在外地表演時,許多90后的大學生都會過來觀看,他們并不排斥戲曲。我們想通過走進校園的方式,培養年輕觀眾,讓更多年輕人了解越調,了解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 河南越調系列報道之三□策劃 文體新聞中心 執行 記者 梁寧【原標題:越調人一直在努力】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大河報 2013年11月23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