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家離高廟村十多里地,聽說豫劇名家來唱戲,專門搭伴來看,干糧都捎著呢。”23日在河南省汝州市寄料鎮高廟村的一片空地上,近2000名鄉親或坐或站,觀賞河南省豫劇二團演出的精品劇目《程嬰救孤》,一名60多歲的村民靠在三輪車上說,要把晚上的戲也看完才回家。
“過去是‘我演啥你看啥’,現在是‘你看啥我演啥’。”河南省豫劇二團團長李樹建介紹,他們每年到農村演出120場以上,既能讓農民享受到真正的藝術精品,劇團也能汲取營養,為創作提供更好的生活源泉。
豫劇是發源于河南的戲曲劇種,以唱腔鏗鏘大氣、善于表達人物內心情感著稱,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全國各地擁有眾多表演團體和龐大的觀眾群。
“一桌飯三家吃,現在劇團排一部戲是三家看,既要農村群眾喜歡,又要適應城市觀眾,還要有國際市場。”李樹建說,在戲曲藝術普遍不景氣的情況下,古老的豫劇藝術能煥發生機和活力,屢屢推出《程嬰救孤》、《清風亭上》等膾炙人口的精品劇目,主要是在這三方面下功夫。
豫劇發源于民間,帶有濃郁的鄉土氣息,農村觀眾也一直是豫劇熱愛者的中堅力量。在河南農村,逢年節或廟會,請戲班子是不可或缺的項目,知名劇團下鄉慰問演出更是萬人空巷。此次河南省豫劇二團赴汝州農村演出,十里八鄉的人早早就搬著凳子占地方,一名帶著孫女的村民說:“劇團走到哪我們就跟到哪看,好好過把戲癮。”
“要把更多心思放在深入基層、服務老百姓身上。”據了解,通過政府買單、群眾看戲的“舞臺藝術送農民”惠民工程,以及劇團與企業聯姻,讓企業買單農民免費看戲等模式,河南省豫劇二團先后送戲下鄉500多場,受到基層群眾的熱烈歡迎,劇團自身也增強了信心和活力。
除了穩固的農村市場,城市市場和國際市場也是豫劇藝術積極爭取的陣地。從2009年開始,河南省豫劇二團走出國門,先后赴法國、美國、意大利等國家演出,不僅讓國外觀眾對這種東方藝術產生共鳴,還從各國文化中汲取了不少能量,將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等戲劇創作手法運用到豫劇中,創作出更為現代人喜聞樂見的作品。
“豫劇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理應讓更多人了解和喜歡。”李樹建說,依靠農村市場為劇團的發展進行積累,依靠城市市場和國際市場則使劇團和演員在藝術上不斷向更高境界攀登,古老的豫劇藝術也得以煥發活力。記者雙瑞【原標題:河南豫劇:鞏固農村市場、拓展城市市場、眼盯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