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基礎上,如何讓我市的文化遺產保護水平更上一層臺階?壯大專業力量是努力方向之一。
文化遺產信息,在文化遺產保護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信息表述不到位,甚至錯誤,就很可能無法正確評判文化遺產的價值。可是目前,我市一些文化遺產信息還存在“張冠李戴”、表述不到位現象。
弄錯的原因有多種,信息眾多,搜集條件有限。但值得肯定的是,很多信息都是市民“挑刺”而來。
市民的熱情還不止于此。譬如,蘇州古井,我市重要的文化遺產。2005年,“益泉古井服務隊”在道前社區成立,自此30多位志愿者就穿梭小巷護衛著轄區內100多口古井,這凸顯出廣大市民的主動自覺。
在此基礎上,如何讓我市的文化遺產保護水平更上一層臺階?市民保護文化遺產的熱情如何進一步激發?
強化專業隊伍是努力方向之一。今年初,蘇州市把古井服務隊列為年度社會志愿服務引導扶持項目,并提供2萬元扶持資金。此外,蘇州市還把其它有關的服務隊列入社會志愿服務引導扶持項目,這樣的做法,有利于文化遺產得到更好的保護,同時還便于志愿服務隊不斷做強、做大,可謂一舉兩得。
此外,打造一個便于市民共同參與的平臺也十分重要。譬如,今年我市啟動胥門古城墻修復工程,相關部門和單位發起征集古城磚及古城磚信息活動。既便于群眾了解古城墻歷史和文化,同時也激發起人們的保護意識。這樣的創意,在其他文化遺產中我們也不妨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