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濟源 >> 歷史傳說 >> 傳說賞析 >> 瀏覽濟源

伍子胥盜墓鞭尸 為何能得到孔子認可?

2015/1/20 16:47:47 點擊數: 【字體:

    核心提示:時孔子的學生問他:“笞墓何名乎?”孔子回答說,“子之復仇,臣之討賊,至誠感天,矯枉過直。乳狗哺虎,不計禍福。大道不誅,誅首惡。子胥笞墓不究也。”

伍子胥盜墓鞭尸 為何能得到孔子認可?

    本文摘自《盜墓史記》 作者:倪方六  出版:中國工人出版社

    伍子胥,春秋末期吳國大夫,是中國史書著墨比較多的人物之一,本來就是一歷史名人。從中國的盜墓文化史來說,他也是重量級的。掘開了人家的陵墓不說,還要拿著皮鞭,朝尸體發泄,可謂最狠毒的一位掘墓者。

    伍子胥受封于申地,故又稱申胥。本為楚國人(民間有稱家在今宿遷市來龍鎮一帶,此說有爭議)。入吳后,輔佐吳王闔閭,修法制以任賢能,獎農商以實倉廩, 治城郭以設守備。伍子胥與中國歷史上多位名人有聯系,如越王勾踐,孫武、范蠡、西施等。中國古代著名軍事事論家孫武,精通兵法,但是伍子胥的舉薦他當上了吳國將領,從而名聞天下的。中國歷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西施,與伍子胥的恩怨也很出名,當時伍子胥建議殺了越王勾踐,結果好色的吳王不聽,范蠡遂使出“美人計”,獻西施給吳王,離間吳王與伍子胥關系,導致伍子胥被殺,亡了吳國。

    伍子胥成為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盜掘者,根源其出走吳國之前,與楚平王結下的仇恨。

    《左傳》記載,公元前522年(周景王二十三年),因遭楚太子少傅費無忌陷害,父、兄均為楚平王所殺,伍子胥被迫出逃吳國,發誓要搞垮楚國,以報殺雪恨。公元前506年,在孫武攻破楚國城池,成全吳王“春秋五霸”地位后,伍子胥也尋得了弒父兄之仇的機會。

    據說入楚后的伍子胥最想干的第一事,就是找到死去不久的楚平王陵墓。開始找了一天也未找到,原因是當年楚平王為防止陵址被人知曉,下令把參與修陵的工匠全殺掉了。經一個僥幸逃脫的老工匠指點,伍子胥順利掘得楚平王陵,把他的尸體挖了出來,用鞭子抽打解恨,一直抽了三百下才住,此即“鞭尸三百”典故。另有一說,伍子胥抓到了楚平王的兒子楚昭王,對其進行嚴刑拷打,逼他說出了父陵的下落,伍子胥方得手。

    上面的說法是相當可信的。稀見史書《越絕·吳內傳第四》(卷第3):昭公聞子胥在吳,請救蔡。子胥于是報闔廬曰:“蔡公南朝,被羔裘,囊瓦求之,蔡公不與,拘蔡公三年,然后歸之。蔡公至河,曰:‘天下誰能伐楚者乎?寡人愿為前列。’楚聞之,使囊瓦興師伐蔡。蔡非有罪,楚為無道。君若有憂中國之事意者,時可矣。 ”闔廬于是使子胥興師,救蔡而伐楚。楚王已死,子胥將卒六千人,操鞭笞平王之墳,曰:“昔者吾先君無罪,而子殺之,今此以報子也!”君舍君室,大夫舍大夫室,蓋有妻楚王母者。

    此事《史記》上亦有記載,但司馬遷覺得伍子胥的行為過了,稱“怨毒之于人甚哉”。現代學術界還引發了“鞭尸”、“鞭墳”之爭,認為伍子胥當年根本未鞭尸,僅是鞭了楚平王的陵墓。楚平王墓現在已無存,史書上對此事記載又不周全,事情的真相已是一道永遠無法解開的歷史之謎。

    實際上現代學者所謂的“鞭尸”、“鞭墳”之爭完全沒有必要。當時孔子的學生問他:“笞墓何名乎?”孔子回答說,“子之復仇,臣之討賊,至誠感天,矯枉過直。乳狗哺虎,不計禍福。大道不誅,誅首惡。子胥笞墓不究也。”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鳳凰網歷史 (2013-04-26)
0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