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濟源 >> 歷史傳說 >> 古老傳說 >> 瀏覽濟源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天仙配傳說

2013/10/12 17:28:23 點擊數: 【字體:

   
    相傳,漢朝前期玉皇大帝,人們稱之為“老天爺”。他共有七個閨女,最小的一個叫“七仙女”。她不僅有羞花閉月之貌,又有沉魚落雁之容,并且勤勞勇敢,心地善良。
  
    一天,姐妹七個,在天宮瑤池之內,輕歌漫舞之余,顯得寂寞無聊,便違犯了天宮的清規戒律,一個個偷偷地依偎著瑤池邊上護欄,撥開層層云霧,向南九霄云外的凡間仰望。

  望見,現在的大峪鄰鄉坡頭,馬場村有個叫“福窩”的地方。一孔土窯洞前有個叫董永的年輕人,披麻戴孝,五體投地跑在父親的墳頭上,痛哭流涕,哭的死去活來,董永忠厚老實,家境貧寒,早年隨父親從老家湖北孝感(孝感就是因董永以孝心感動天地而得名)。逃荒來到這里,住在土窯洞里,靠扛長工,打短工度日,父親死后無力埋葬就自賣本身,到現在的仙口村西小南莊傅員外家當牛作馬,做五年苦力低債。

  眾仙女一個個看的落下同情之淚,特別是七仙女更是傷心,念他孤苦伶仃,無依無靠,便大發善心,起了下凡之意。于是便和姐姐們商量,大家都可憐他,但天律天條甚嚴,苛刻無情,誰也不敢越雷池一步。

  七仙女決心已定,誓不動搖。無耐眾姐妹掩護她,并送給她一支“遇難香”,背著她的父親老天爺,偷偷地把天扒了一個口子(仙口也由此得名)下到凡間,就在仙口村南,有一塊高大圪立的石頭,七仙女踩著它來到人間,這塊石頭名曰“下仙石”(石頭還留有她下凡的腳印)。她往南走,到了現在大峪的臨仙村,去接董永(林仙村由此而取名)。

  董永葬父之后,北上,去小南莊傅員外家作工抵債,他們倆在董嶺的“遇仙溝”相見(遇仙溝居民組也由此而來)。董永碰見七仙女后無心逗留,便東躲西藏,七仙女卻有意左攔右截,董永無耐只好問道:“這位大姐,為何總是阻攔于我?我要趕緊上路去傅員外家作工還債。”說完便上前深深地施上一禮,又說道:“這位大姐請你行個方便,莫要打擾于我。”

  七仙女開口說道:“你的處境,我一清二楚,是同情你,才甘愿結為夫妻,一道前去作苦工,早日還清你葬父之債,咱倆再重建家園,喜渡日月。”

  董永那里敢依,這樣一位貌似天仙的女子甘愿嫁給自己,受苦受累一輩子,七仙女好說歹說,左勸右說,苦口婆心,董永還是死活不從。并說:“嫁給我,你會受一輩子連累。早日尋個富貴人家去吧。”說著,走著,不知不覺來到現在的槐姻村境內。無耐七仙女巧施一計,用手指地,念咒叫土地爺出來暗中相助。正好路旁邊有一棵萬年古槐樹,她對董永說道:

  “你不依,可問這棵老槐樹嗎?”

  董永心想,老槐樹那能會說話,問它無妨,也省得這位大姐糾纏,好安心上路,說著,便放下行李,按照七仙女的交待,向前對著老槐樹作了三個輯,深深施上一禮,便問:

  “老槐樹,這位女子要與我成親結為夫妻,你看,使得使不得,你愿意不愿意?”

  這時土地爺按照七仙女的安排,躲在槐樹洞里,伸出頭來,只見他鶴發童顏,老態龍鐘,開口道:

  “使得,使得,愿意,愿意。我當紅媒,給你倆結為夫妻。”

  董永心想,這下神了,連不會說話的萬年古槐也開了口,只好答應下來,他倆就在大槐樹下,攝土為籠,插草為香,拜了天地,謝了媒人(槐姻管理區、槐姻村、槐姻居民組的地名就是由此而來)。老槐樹就長在槐姻居民組李克新家院,樹枯死后,留樹圪瘩。

  他們來到小南莊傅員外家,原來講清是五年勞役苦工,分文不取,傅員外見他又帶一位美貌女子,便起了歹心,因他年過六十,只有一個憨兒子,三十出頭尚未成親,能娶這樣一個好兒媳該有多好,便施出一條毒計,他板著面孔說道:

  “當時講清是你一個人,今天為何又帶來一個張嘴貨,我可貼不起閑飯碗。”董永無耐只好說道:“我多給你干三年,不要工錢,給她口飯吃還不行嗎。”

  蝎子尾巴螞蜂針,最狠莫過員外心,傅員外一肚子歪點壞水,便皮笑肉不笑地說道:

  “我有一個條件,依了我可給她口飯吃。”

  七仙女搶先問到:“什么條例?”

  當時皇上生日傅員外為了討好皇要,要一萬匹稠緞作為獻給皇上作壽禮。

  “我要你在三個月內,織出一萬匹皇綾,如果織不夠,你得給我憨兒子做媳婦,董永干十年苦工,你們看如何。”傅員外說。

  這苛刻的條件,使董永作了大難,正在為難之際,七仙女在一旁開了口說道:“要以你說的,我也有個條件。”

  七仙女針鋒相對的反問,出乎傅員外的意料,他皺一皺眉頭。心想,她一個弱女子,就是有上天的本領,三個月也織不夠一萬匹。董永十年苦工,她當兒媳婦,那準是十拿九穩,便夸起海口來:“如果你三個月以內,織成一萬匹皇綾,董永十年勞役變三個月,幾時織成幾時走。”

  “此話當真?”七仙女問。

  “決不戲言,也不食言”。傅員外回答。

  說完,便出了文書契約,雙方簽字畫押,七仙女見傅員外,詭計多端,心狠手辣,是位說話向來不算數的小人,又向傅員外說道:“誰要食言毀約怎辦?”

  傅員外心想,一個窮小子,一個弱女子,好欺服,雖立了契約,那還不是廢紙一張,合不著我照常不算數,這仙女一問,他目瞪口呆老半天才說:“老天爺叫我兩眼雙瞎,終生變啞巴。”賭起大行不足的咒來。

  這下七仙女放心了,可董永犯起了疑病。三個月織一萬匹,就是三年五年也織不出來,也許她看中了傅員外富的流油,萬貫家業,想當他兒媳婦不成,但沒有說得出口,天天總是愁眉不展。

  從此,董永白天作牛當馬,苦累一日,深夜還得到現在的坡頭鄉馬坊村織皇臺上去查看消息,傅員外也經常派人去竅視暗訪,就這樣,董永度日如年的熬過了兩個月零二十九天,織皇臺上,連一寸也沒有織出來,因為傅員外故意叼難,不撥給她經線,也不發給緯線,傅員外正做著他的如意美夢,董永卻如坐針氈,坐臥不安,茶不思,飯不想,見了娘子,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是我連累了娘子,讓你受這天大之難。”說著泣不成聲,七仙女再三解勸安慰,董永還是放心不下。

  就在這兩月零二十九天的最后一日之夜,半夜三更時刻,七仙女點燃起下凡時,眾姐妹送給她的一支“遇難香”,剎時,煙霧燎繞,滾滾濃煙直沖向九宵云外的天宮。

  這時天宮里的眾姐妹,知道了七妹有難,還邀請天河邊上的織女星一起下凡來,帶上天上寶物神仙梭,紛紛相助。織女星用神仙梭一扔,飛來了數以萬計的紡織娘來,并派老鼠精從他倉庫里盜來緯線。

  眾姐妹七手八腳,紡織娘飛來舞去,一片繁忙景象。

  正在這里,雄雞在門外高聲喊叫:天明了——天明了。據說人間現在的老公雞,就是眾姐妹下凡時帶來的,讓它在門外守時,害怕回天宮遲了老天爺發現怪罪,一聲雞鳴,眾姐妹一量,整整一萬匹,還多一丈,把剩下的剪下來,給七妹做小孩衣裳,眾姐妹急急忙忙返回天宮。

  眾姐妹卻把老公雞忘掉在人間,現在的老公雞,還當眾姐妹在織布,天天到明時就高喊天明了——天明了——

  天一明,傅員外有意耍笑叼難董永,非要和他一道前去看看織了多少,董永心里似萬箭穿的一樣,可到織皇臺一看,成卷成匹的皇綾綢娟,鮮艷奪目,大放異彩,圖案花色各異,花鳥蟲魚,山光水色,栩栩如生,如臨其景,有百鳥朝鳳,二龍戲珠,鴛鴦戲水、鯉魚跳龍門……

  傅員外傻了眼,好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來,想不到自己的詭計被戳穿,美夢破碎,七仙女說道:

  “咱們照契約辦吧?”

  傅員外正想如何毀約,他認為只不過是一句說說而已的空話,賴帳也沒關系,剛要開口,一聲驚天劈地的炸雷,一道刺眼的寒光,從天上飛下來,一條龍不是龍,蛇不蛇的怪獸用爪挖出了傅員外的雙眼珠子,扔在地上,到處亂滾,鮮血直流,他捂著眼眶,正在說話,怪獸又拔掉了他的舌頭,扔在地方,滿口鮮血,說不出半句話來,據說,現在人間的對臼杵,就是傅員外的眼珠子變的,讓人們天天搗對。舌頭變成了人間的鋪門石,讓千人踏,萬人踩。傅員外的頭變成了石磨,有眼無珠,傅員外的身體變成了現在的懶蛤蟆,整日哇哇亂叫。

  七仙女和董永按照契約,只干了整整三個月,正如電影里,天仙配中所唱的那樣一幕:

  樹上的鳥兒成雙對,

  青山綠水帶笑顏,

  隨手摘下花一朵,

  我給娘子帶發際。

  從此再不受奴役的苦,

  夫妻雙雙把家還……

  正當他們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甜甜蜜蜜,小夫妻倆你恩我愛,如膠似膝之時,七仙女的私自下凡,被她的父親老天爺知道了,惱羞成怒,大發雷霆,當即派二郎神,帶天兵天將,又派雷公電母助威,分三路而來。頓時,人間狂風大作,劈雷閃電,大雨傾盆,把七仙女抓上天庭,臨上天時踩到的那塊石頭,為上仙石,至今座落在趙莊村境內。

  董永哭天喊地,大叫蒼天不睜眼,抱著老槐樹,千呼萬喚,老槐樹還是一言不發,他把老槐樹的樹葉都晃落光了。傳說老槐樹以前,長年不落葉,至董永晃了之后,年年落葉,董永被氣的昏迷在老槐樹下,當他醒過來之后,發現自己身上放一段皇綾,用鮮血寫著:“明年二月二日,來這里抱養你的骨血,是男孩,叫董卓,是女孩,叫貂嬋。董永在王屋坡的鷓坪病逝,成群的猛禽保護著董永的尸體百日不腐,被董永接濟過的安公姬發現后,猛禽讓出一條路,三里五鄉的鄉鄰把他埋葬在現在的董嶺村(董嶺地名就是由董陵演變而來)。

  寒來暑往,春露秋霜,時間如流水,多少個年代過去了。槐姻廟幾經復修,歷盡蒼桑。董永墳墓已被人們耕作為農田,下仙石五六年被埋在寨河水庫里,只有仙口、槐姻、臨仙、董嶺、遇仙溝、織皇臺、小南莊被人們作為地名沿用至今。上仙石圪立在人間;紡織娘的后代遍地皆有,老公雞家家飼養,日日報曉。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大禹治水的傳說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