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原北邊的黑龍山原來是從天上下來的一條黑龍所管,黑龍生性殘暴,常給民間降災,人間常常久旱不雨,莊稼枯死,百姓日子沒法過。在天上分管銀河的那條白龍就私自降了一場雨,觸犯了“天條”,也被天帝貶到黑龍山,與黑龍同管黑龍山。從這兒以后,白龍經常體察民情,適時降雨。常獨霸黑龍山、想怎樣干就怎樣干的黑龍對白龍的做法很不滿,心里特別恨白龍,就專和白龍作對,他們倆爭斗不息。
人們對黑龍的狂暴極為不平,又十分同情白龍的不幸遭遇,經常祈求天帝赦免白龍之罪,掌管黑龍山。天帝沒辦法,傳話民間:“要想重登靈宵閣,除非金豆開花時。”
有一年二月二,邵原一老太太上市趕集,無意中將玉米撒了一地,在太陽照耀下金光燦爛,好像滿地金豆。有讀書人見了大醒悟過來,趕緊把玉米粒放鍋內炒熟,把玉米花獻給上天。太上老君眼花,誤認為金豆開了花,奏本天帝,赦免了白龍之罪。白龍這才回到天界,而人間那個白龍池和白龍溝仍留在邵原人們的心上。邵原一帶的老百姓,每年二月二家家戶戶炒玉米花,就是為了紀念這件事。
白龍回天庭后,黑龍更加殘暴,經常出來傷害人。“神住溝”有一位剛成親的年輕獵人,決意上山除掉黑龍。年輕獵人剛走到黑龍山腳下,山頂那個黑龍使來滾滾的黑云,夾雜著雷鳴電閃向他撲來。獵手情知不妙,急忙拈弓搭箭,一股難以抗拒的強大吸力向他襲來,他頓覺眼花體軟被黑龍吸入嘴里,只有那只繡鞋隨風被吹到鰲背山上的崖坎里。直到共工怒觸不周山后,作惡多端的黑龍,才被女媧把他斬首在待落嶺上了。人們為了紀念那位勇敢善良的獵手,把鰲背山上那個崖坎取名為“繡鞋龕”。婦女們為效仿那位賢惠多情的妻子,便在這里留下了丈夫死后女人須穿白鞋行孝三年的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