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濟源 >> 文化遺產 >> 文遺動態 >> 瀏覽濟源

河南濟源通過群藝活動促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

2013/4/2 11:02:45 點擊數: 【字體:


    通過農村群眾文藝活動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是河南省濟源市農村工作的重點。這是記者在“歡樂中原.和諧濟源”文化活動的深切體會。

  為了發展地域文化和更好地繼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增強農民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和傳承意識。濟源市成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農民培訓班”,另外,濟源還成立了專門的農村農民文藝骨干培訓班,培訓內容包括化妝、服裝、道具、表演等各個方面,為群眾文化活動在農村的開展提供了充足而專業的后備力量。該培訓班每年培訓成員至少6000人。

  在該市五龍口鎮裴村文化大院里記者看到,一場極富地域色彩的地方戲“懷劇”正在演出當中。天空下起了小雨,氣溫偏低,但村民們依然不愿散去,或淋雨或撐傘,看得津津有味。舞臺的布置和演員的行頭都頗為講究。側耳傾聽,帶有一口濟源方言的“懷劇”曲調活潑,唱詞詼諧,現場觀眾不時發出會心的笑聲。

  據一位懷劇愛好者介紹,戲曲表演在這里很普遍,這些演員好多是自愿義務演出,附近各村都有自己的戲曲演出隊伍,時不時的還互相“串門兒”表演,村民中也有許多業余戲曲愛好者積極報名參加演出。“懷劇是我們這里的特色!我們都很熱愛懷劇,它是咱這兒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據了解,懷劇發源于五龍口任寨村,是一種地域色彩非常濃厚的戲種。據當地村民傳說,此劇曾被毛澤東稱為“天下第一大劇”。懷劇已經申報為濟源市非物質文化保護項目,現在正積極申報省級非物質文化保護項目。

  濟源市擁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愚公移山”、“王屋琴書”、天壇硯制作技藝、盧仝茶藝等,濟源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為了加強群眾的相關素養,濟源在群眾藝術館中設有專門的展廳,每年的“世界文化遺產日”還會舉辦相關大型文藝活動。(賈真真)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中新網 2010-08-25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