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由濟源市思禮鎮人民政府、濟源市孔子后裔聯誼會主辦,三河村委、三河寨村委、濟源孔子文化研究中心籌備組、濟源三河文廟籌建組承辦,山東省曲阜市三孔旅游文化公司協辦的“紀念孔子誕辰2568周年暨濟源三河文廟至圣像揭幕儀式”在河南省濟源市隆重舉行。
中華孔子學會孔子后裔儒學促進會會長孔德墉,中華孔子學會孔子后裔儒學促進副會長、曲阜市政協主席孔令玉,中華孔子學會孔子后裔儒學促進副會長、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孔姓委員會會長、河南省政協常委孔紅生以及中華孔子學會孔子后裔儒學促進會秘書長、北京交通大學教授孔德立,河南省社科院歷史與考古所副所長,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陳建魁等領導出席丁酉年濟源秋季祭孔大典。
濟源市及山東省曲阜市有關領導,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孔姓委員會及鄭州、濟源、南陽、開封、洛陽、平頂山、新鄉、焦作、濮陽、許昌、周口、信陽、駐馬店等省轄市孔子后裔聯誼會代表,濟源市孔氏后裔族人,近千余人出席此次活動。
濟源孔子后裔孔東征主持祭祀活動。

濟源市思禮鎮黨委書記陳瑞忠致辭。

河南省社科院歷史與考古所副所長,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陳建魁敬獻花籃。

中華孔子學會孔子后裔儒學促進會會長孔德墉宣讀祭文。
孔子是我國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是中華民族的至圣先師,居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兩千多年來,他創立的儒家思想對我們民族的發展壯大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全球也有著廣泛的影響。祭孔是民間的一種對"先賢"的尊敬仰慕和追思的紀念活動,祭祀大成至圣先師孔子的典禮,稱為“釋奠禮”。
祭孔四佾舞
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儒家思想,對中華文明產生了深刻影響,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儒家思想同中華民族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記載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在建設家園的奮斗中開展的精神活動、進行的理性思維、創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重要滋養。
中華孔子學會孔子后裔儒學促進副會長、曲阜市政協主席孔令玉贈曲阜孔府檔案館館藏圣祖像。
中華孔子學會孔子后裔儒學促進副會長、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孔姓委員會會長、河南省政協常委孔紅生 贈全套孔子世家譜。
中華孔子學會孔子后裔儒學促進副秘書長、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孔姓委員會副會長孔富生、書法家劉國方、劉平家贈書畫作品。
近年來,在全國乃至全球范圍內,紀念孔子的各種活動不斷開展,這對于促進儒家思想的傳播、推動和諧社會的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了正能量和強大的精神動力。
大成殿前孩子們在誦讀弟子規。
傳承詩禮家風,孔子后裔率先躬行。作為孔子后裔,我們河南孔子后裔要以此為契機,修身立德,這是孔子后裔繼續秉承祖訓、詩禮傳家的莊嚴承諾,也是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個新起點,會長孔德墉說。
已建成的濟源三河文廟大成殿
為了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傳播社會正能量,深入研究傳承孔子儒學文化,濟源市孔子文化研究中心的標志性建筑——三河文廟大成殿,經此次重修后,計劃除恢復大成殿、配殿、山門等建筑外,擬增設孔子文化講堂,儒學文化展廳,山門外擴建廣場,增設畔池,狀元橋,欞星門等,預計占地13畝,總投資1200余萬元,歷時兩年,現已投資近700余萬元,主體工程已竣工落成。大成殿恭請了山東曲阜老家敬制的孔子圣像,兩側塑有顏回、曾參、孔俚、孟軻四大弟子像。
來自山東曲阜市祭孔樂舞非物質文化傳承人李文廣是這次祭孔活動的總導演。
注︰據清朝康熙年間“懷慶府志”和同期“濟源縣志”記載,三河文廟為孔子第五十六代孫希賢明朝初年建于三河村。
另據本村老年人記憶,文廟原有大成殿,思納殿,山門等建筑,皆為雕梁畫柱,雄偉壯觀,大成殿內塑有孔子坐像,前兩側有四大弟子像,肅穆莊嚴,為歷代濟源支孔子后裔祭拜先祖,傳承儒學文化之圣地,亦是歷朝文人學子朝拜圣人, 鯉躍龍門之所,但文廟不幸于1976年8月20日毀于水災。(供稿: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秘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