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wǎng) >> 濟源 >> 走進濟源 >> 印象濟源 >> 瀏覽濟源

湯帝廟里說古今

2013/10/15 14:46:48 點擊數(shù): 【字體:

    尋找老城記憶第五期

  斜斜的日影從東方投入院內(nèi)時,竹葉上的白霜尚未化去,而西關(guān)居委會的老人們已經(jīng)陸陸續(xù)續(xù)地來到了湯帝廟。掃灑除塵之后,老人們放下大殿的門簾,擁爐閑話。

  “這太陽不是照常升起了嗎?我兒媳婦買那么多蠟燭,說黑三天三夜呢——那些傳謠言的人就應(yīng)該抓起來,現(xiàn)在的人過得這么好,要胡說八道。”一位老太太說。這些老人是自發(fā)到廟里服務(wù)的,在他們的眼里,從商湯到毛主席,為窮苦百姓做過無上功德的人才配百姓敬仰。

  老人們絮絮叨叨地講著廟里的古今事,又說了幾個年邁老人的名字供記者尋訪。輾轉(zhuǎn)之間,有關(guān)湯帝廟的往事漸漸清晰起來。

  也說一九四二

  張開軍老人已經(jīng)80多歲了,住在八仙街北的一條巷子里。記者找到他家時,老人午睡未醒。他的老伴精明利索,把屋里收拾得干凈雅致,邊喊他起床,邊打電話邀了李明軒和另外一個已過古稀之年的朋友。“怕他一個人說不清楚,人多好說話。”她笑吟吟地說。

  在張開軍的印象里,湯帝廟曾是一個規(guī)模宏大的寺院,殿連著殿,屋檐挨著屋檐,廁所在后院,院廟外就是河。他記憶最深的就是后院墻上畫的因果報應(yīng)之類的畫,惡鬼面目猙獰。畫估計是用朱砂等顏料畫的,年久日深,雖然有些褪色,但畫面仍然清晰可辨。大約六七歲的時候,廟里辦起了私塾,他在那里上了一年學(xué)。那時,他最怕的是上廁所,每當(dāng)面對那面壁畫墻時,又害怕又想看,心總是怦怦跳。

  廟西還有一個小門,門一開,是河灘的空地。河北岸的空地一直延伸到荊梁觀,全都是廟里的產(chǎn)業(yè),平常窮人種著,每年往廟里交些錢糧;到了起廟會的時候收些會費,也是廟里管著。“臘月初五一起會,擺攤的從廟西墻一直擺到老煤炭局那兒,集會一直持續(xù)到年下,唱大戲、踩高蹺、敲花鼓……可熱鬧了。”李明軒說。大殿的神像后面是善人們捐的白茬棺材,窮人家里遇了白事或揭不開鍋了,就會到廟里來求個棺材或領(lǐng)些糧食。那時的日子雖然貧苦,但還安穩(wěn)。

  “日本人來濟源以后,三天兩頭丟炸彈,飛機一響人們就往村邊挖的洞里跑。有一次,炸彈丟下來時,我和我姐擠進洞里了,有的人擠不進來,一個人被當(dāng)場炸死了。還有一次,我和我爹在家,來了一個日本人,對著我爹說‘死了死了的’,我爹連說帶比劃,那個日本人后來走了——當(dāng)時日本兵住在我家,估計沾點光。后來,好多人都逃了,兵災(zāi)、旱災(zāi)、蝗災(zāi),窮人沒東西吃,有錢人的東西吃不到自己嘴里,真和電影《一九四二》里演的一樣啊!”張開軍老人說。從那以后,廟里就荒了,濟源城也成了空城,“那是民國三十二年、三十三年、三十四年,湯帝廟門外的大街上都是死人,別說野菜、樹皮,連孜藜(音,指一種長滿刺的野草)都給吃光了。開始我還去挖野菜,后來也不出去了,餓得走不動。最后,大家都逃荒去了,我父親逃到了陽城,我和我姐、我媽逃到了臨汾”。后來,一戶人家給他們點糧食換走了他姐。

  李明軒那時還年幼,家人用扁擔(dān)一頭擔(dān)著他母親的嫁妝,一頭擔(dān)著他和二姐,漫無目的地踏上了逃荒路。逃到半路上,有人許諾用一斗玉米換他二姐,讓他們隨后去取糧食。放下他二姐,他們繼續(xù)往前走,正好碰到了他舅舅。親人見面,唯獨少了他二姐,家人不放心,又拐回那家看。他二姐那時才一歲多,正發(fā)著燒,母親就說要把孩子抱回來喂點奶,捂著發(fā)了汗再給那家人送去。看到孩子生病,他舅舅就四處借了一點糧食,讓他們先抱著孩子回濟源。

  廟宇荒蕪的那段時光是老人們避不開的記憶。在湯帝廟采訪時,老人們也不時提到那段痛苦的歲月。“先是吃榆樹皮面,人吃得臉和腳上流黃水。飯里沒有一點糧食,晚飯的時候星星、月亮都倒映在碗里。再后來,三四天也吃不上一口東西。”田玉香說。當(dāng)時,廟里和許多人家一樣,滿院都是一人高的蒿草,大街上都長草了,走著走著,路邊就倒著一個人。“今天還和你說話的人,明天說不行就不行了,餓死人是常事。后來人都出去逃荒了,西關(guān)幾乎沒人了。”說起那段時光,在廟里值守的幾位老人不禁流下了眼淚。

  幾十年的歲月仍抹不去那個年代給人們帶來的傷痛,87歲的王翠蓮老人還沒說話,就痛哭起來。她那時不過十多歲,跟著大人去山西要飯,一拍門就喊老大娘,可經(jīng)常沖出來一只咬人的狗,她的褲子、衣服被狗咬出許多口子——再怕還得硬著頭皮去要飯,不然家人就得把她給賣了。到了春節(jié)前,她和哥哥到別人家?guī)兔ο匆卤弧8赏昊睿思医o一個乒乓球大小的饃,他倆誰也不舍得吃——因為娘在家都快餓死了!“餓得實在受不了了,看人家給牛拌的食倒在盆子里,也不嫌盆子臟,趴上去搶著吃,人家喊著‘不敢吃,不敢吃,那是喂牛的’,我們已經(jīng)吃完了。一邊要飯一邊逃,也不知道要去哪兒,有時候正走著,路邊‘嗡’一聲飛起一群綠頭蒼蠅,一看,是個死人,身上都沒肉了。路邊的人就把死人肋子骨里的肉再刮刮吃掉——那能刮下來多少點肉啊,可不吃就要活活餓死了。”王翠蓮擦著眼淚說。

  “就沒有人出來管大家嗎?”記者問。

  “哪有人管?連縣衙里都沒人了,誰管誰?能帶領(lǐng)幾個人的,都是趁亂禍害老百姓的。人命越賤日子越難過,狼都不怕人,狗吃死人,狼吃活人……那日子真怕人。”田玉香說。當(dāng)時日本人三天兩頭投炸彈,飛機一來,人們趕緊跑。“大人抱著孩子跑,實在抱不動了,就把孩子往路邊一扔,自己跑了。孩子一邊哇哇哭著喊娘,大人就跑了。”那時,她還年幼,這些痛苦的記憶碎片卻深深地印在她的腦海里。周圍其他幾個老人也沉浸在悲痛中,半天沒一個人說話,連小火爐里偶爾迸個火星都能聽到“噼啪”聲。

  湯帝傳說

  西關(guān)人對湯帝的感情要比其他地方的人更深一層。據(jù)西關(guān)居委會的老人黃玉慶、段向武講,歷來就有“西關(guān)人都是湯帝爺嬎的蛋”一說,這是民間的俚語,換個雅一點的說法,就是西關(guān)人都是湯帝的后裔。在湯帝廟大殿的乾桿上有乾隆十八年重建的記載,不過現(xiàn)在這個乾桿被近年重修時所釘?shù)男虑瑮U給擋在里面了。一塊小石碑上也有光緒年間重修的記載,而且,上面還清楚地記載著西關(guān)居委會一些村民的名字。李明軒老人有幾個厚厚的文件夾,里面全是有關(guān)湯帝廟的資料,凡與湯帝或此廟有關(guān)的,全被他收錄在冊,從中可以看到清代以來西關(guān)人籌資修建湯帝廟的情況。雖然此廟始建時間已不可考,但西關(guān)人供奉湯帝年代之久遠(yuǎn)仍不可置疑。

  據(jù)老人們說,臘月初五到十五是湯帝的祭祀日,而濟源其他地方湯帝廟里祭祀的時間卻和這里有些不一樣。“也不知道湯帝爺?shù)纳帐悄娜眨F(xiàn)在的活動日子亂著呢!”一位老太太說。據(jù)他們說,如盤谷、關(guān)帝爺?shù)仍S多先圣都有規(guī)范的活動時間,但祭祀湯帝的時間卻非常混亂,有人下了很大功夫想搞清楚湯帝爺?shù)纳阶淠辏瑓s無從下手。“年代那么久遠(yuǎn),這些東西去哪兒查?”李明軒說。據(jù)他了解,濟源的大社、青多、原頭、逢石、南姚、王寨、神溝、王屋等村都有湯帝廟。

  “湯帝爺沒上老爺頂。”一直在旁邊靜聽的翟金材說。他是西留村居委會的居民,由于喜歡了解古風(fēng)民俗,又信奉古圣先賢,所以經(jīng)常到廟里來。過去,王屋山老爺頂是為王為圣的人都要上去拜拜的。”湯帝將往山頂上去時,生病了,被困在了王屋小學(xué)那一塊兒,病好后,趕著要巡查,就直接往西走,先后落駕下冶逢石、原頭——濟源從東往西,從五龍口的王寨村,到裴村的圣皇嶺,這樣一線往西,湯帝爺凡落駕的地方,后來都被供成了廟。當(dāng)時,西關(guān)這個湯帝廟是他在這里活動期間的宮殿,其他臨時落駕地是行宮。

  “湯帝廟在懷慶府和山西晉城、陽城這塊兒最多,說明當(dāng)時湯帝在這一帶活動的最多。”翟金材分析說。

  翟金材的說法卻受到了另一部分人的置疑。在濟源的一些網(wǎng)站上有流傳甚廣的故事:夏朝末年,帝履癸橫征暴斂,殘害忠良,朝朝游宴,夜夜笙歌。在宮殿之上,模仿天的穹窿,建起來人造天空“寶蓋”,上嵌寶珠象征日月星辰,由33個絕色美女主管,美其名曰“三十三天妃”;又在長夜宮里鑄金柱,琢玉梁,建造地府,由72個妙齡美女主管,稱“七十二洞主”,酒池肉林也是他的首創(chuàng)。人們受不了他的殘暴統(tǒng)治,就作歌傳唱:“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而此時,商湯正韜光養(yǎng)晦,壯大實力,并屢屢兼并諸侯,最后一舉滅夏。履癸死后化為厲鬼,繼續(xù)為非作歹,被人稱為夏桀。夏滅以后,天下諸侯擁立湯即王位,湯效仿堯舜,三讓王位,最終建立商朝。

  卻說湯帝得天下后,連年大旱。一天,湯帝與賢相伊尹在朝中議事,伊尹卻打起盹來。湯帝以為伊尹困乏,不料,伊尹卻說自己收到來自陰間的報告,說夏桀要暗算湯帝,并建議湯帝學(xué)習(xí)軒轅黃帝到王屋山天壇頂祈天,而自己卻不吃不喝,披頭散發(fā),天天在神壇上打座,不問人間瑣事。開始幾年,湯帝帶著百姓興修水利,與旱魔斗爭,但最后溪水?dāng)嗔鳎铀珊裕菽静簧蹮o法,立刻前往王屋山。一路風(fēng)餐露宿,到了天壇頂。此前,有大臣占卜說,除非用人做祭品,上天才會下雨。湯帝決定犧牲自己,就在周身捆了茅草。為祈求天帝暗示自己該死在哪里,他就拿出弓箭對天發(fā)射,決定箭落在哪里,自己就在哪里自焚。但見利箭飛入云霄,后又落到桑林。于是湯帝直奔桑林,他下旨讓部下壘起石灶,在灶上架起柴草,點燃熊熊烈火,而湯帝從容地剪掉頭發(fā)和指甲,換上新衣,縱身投入烈火中。同時,火光中一個厲鬼狂笑不已,此鬼正是夏桀。頓時四周哭聲震天,兵民哭成一片,驚動了天帝和龍王。3條神龍伴著大雨從天而降,黃龍抓走了夏桀,另外兩條龍撲滅烈火,救出了湯帝。

  祈雨之后,湯帝回宮,進入宮殿剛剛坐定,宮中就失火了。他還沒有從宮中跑出,就被大火吞沒了。這時,只見夏桀哈哈狂笑著向他走來,惡狠狠對他說:“成湯啊成湯!朕的夏朝被你滅掉,豈料商朝也有今日!?”他被夏桀激怒,放聲大罵,翻身坐起,原來這是一場噩夢。他醒來后,渾身顫抖,就請來伊尹解夢。伊尹喟然長嘆:“你只能做好身前事,身后事是管不了的。將來,歷史還會重演,幾百年以后必定有人出來建立新朝,取代商朝。”果然,600余年后,商朝出了個和夏桀一樣昏庸的紂王,出了個和夏朝忠臣關(guān)龍逢一樣的比干,還出了個和夏代皇后妹喜似的妲己。

  歷史滾滾向前,擋不住民主的腳步,為民親民者得百姓千百年紀(jì)念,害民者不得善終且遺臭萬年。

  古廟內(nèi)外的春秋

  “太平盛世修廟宇,現(xiàn)在人們都過上好日子了,才有時間在這里供香火。”王翠蓮說,“白天不織布,黑里不紡花、不納底兒(布鞋底),吃得好,穿得暖,過得跟神仙一樣!”

  老人們七嘴八舌地說起來,曾經(jīng)的歲月在爐火火苗的晃動下變得生動真實起來。

  “1944年到1946年,共產(chǎn)黨和國民黨在濟源展開了拉鋸戰(zhàn)。” 在田玉香的記憶里,逃荒回來以后社會治安仍然不好。“那時家里有人血壓高,想喝點白糖水,跑斷了腿也買不來白糖——那是啥社會,別說人窮得沒有一點錢,就是有錢,想買點東西都沒地方買。”

  這中間,大家最高興的事就是日本宣布投降,退出濟源。那段時間,街上非常熱鬧,經(jīng)常過部隊,有打勝仗的共產(chǎn)黨的隊伍,有打敗仗的國民黨的隊伍,有投降的日本軍隊,許多人都會站在街邊看,有些人邊看邊流眼淚——幾年中很多家庭家破人散,有的人中途參了軍,這給那些親人杳無音信的家庭帶來一絲希望,但有些人望穿了眼,最終也沒等到親人回家。

  當(dāng)時,湯帝廟里滿是一人多高的蒿草,附近許多人家院子里的草甚至比房檐還高。“狼好多,八仙街東邊有條‘狼胡同’,草里藏著狼。夏天夜里,人們都睡在當(dāng)街,大人們躺在四周,把小孩擋在中間,就這狼還能跳到中間把小孩叼走。有個小孩被叼走,人在后面攆,小孩在前面哭,最后孩子還是讓狼給吃了……”田玉香說。

  解放以后,雖然條件艱苦,但是人們都是歡天喜地的。“一解放,西關(guān)就組織小孩子們唱曲劇,選的演員都是小男孩。我演坤角,上臺唱過《下陳州》、《小蒼娃》,就在廟前的舞樓上。舞樓是三大間,兩邊是兩小間,人在里面拉弦、換衣服。”張開軍說。每年春節(jié)前后,周邊村子的人就抬普神、踩高蹺、搭高臺……低頭折腰多年的老百姓終于直起了腰桿。

  隨后是斗地主、分田地。和電視里演的有些不同的是,當(dāng)時的老百姓并非全是興高采烈的。李明軒第一次分了一頭牛,說什么也不敢要,“還有人更膽小,連分給他們的家具都不敢收——大家都怕變天,萬一國民黨回來和大家算賬怎么辦?后來,共產(chǎn)黨反復(fù)講政策,又是動員又是宣傳,大家才敢要東西。張石強家最窮,村里給他分了一畝多地,分了房子、牛,可他什么東西都不要,人家把東西給他抬到門口,他又給退了回去。”

  那個年代,各種會和斗爭很多,各個廟宇成了活動場所。由于湯帝廟被改修成了西關(guān)小學(xué),所以在這里召開的會比較少。李明軒記憶最深的一次是在湯帝廟里等待宣布《“571工程”紀(jì)要》。那個年代,開會是一件很嚴(yán)肅的事,而且人們被劃分成分,不同的會參加的人員也不一樣。那次會大多數(shù)群眾都去了,但不知道什么原因,《“571工程”紀(jì)要》遲遲不到,人們也不敢離席。于是,大家在大殿上從早上一直等到夜里。“這個紀(jì)要是林彪武裝政變的綱領(lǐng),我覺得這個會挺重要的,就等到最后。結(jié)果回到家一吃完飯,我就惡心、肚子疼。當(dāng)時有支部隊的醫(yī)務(wù)人員就住在西關(guān),一看我這么年輕,就說‘不用麻藥了’,往我肚子上箍上一個鐵箍,立刻就動起了手術(shù)。我的肚子火燒火燎地疼,等我疼得受不了的時候,他們就往我的耳朵上夾電夾,一通電,頭皮蹦著疼,肚子疼就顧不上了。最后,我被縫了線、打了針,回家躺了3天。”李明軒說。

  那時,別的廟里更熱鬧。文化大革命以后,經(jīng)常開批斗會,說錯話、有糧不及時交……都可能被批斗,當(dāng)時給李明軒扣的帽子是“二月黑風(fēng)”后的“二月逆流”。挨打受批這事兒,誰也不知道哪天會攤到自己頭上。“后來,別的廟都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毀了,湯帝廟因為改成了學(xué)校,最后被留了下來。其實,從文化大革命剛開始,縣里的領(lǐng)導(dǎo)就找到我,商量著想把這個廟買走——說是買走,其實就是想給拆了。那時我是民兵營長,縣里說是給4萬元,給完錢就拆了好通宣化街這條路。”李明軒說。他找來西關(guān)的父老鄉(xiāng)親商議此事,大家一算,說光這大殿的木料也值30多萬元,別說還有其他房子。再說,如果拆了,孩子們就沒地方上學(xué)了。就這樣,湯帝廟才算躲過一劫。后來,縣革委會為了搞城市建設(shè),還是把大殿前的一些建筑都給拆了,好在留下了大殿,湯帝廟就成了現(xiàn)在的格局。

  隨著濟源城市的發(fā)展,湯帝廟成了市區(qū)歷史景觀的一部分。原來,這廟里除了紀(jì)念湯帝外,還供奉著忠肝義膽的關(guān)羽和名道紫虛元君魏華存,是濟源道教文化歷史遺存的一部分。2003年,市里對宣化街兩側(cè)進行舊城改造,而社會各界主張修葺湯帝廟的人也很多。為了更好地保護這里的明清建筑,市委、市政府決定讓市文物局負(fù)責(zé)高規(guī)格重修湯帝廟。據(jù)廟里的《重修湯帝廟記》記載,當(dāng)時的廟宇受風(fēng)雨侵蝕,剝落頹壞,而市文物局也本著修舊如舊的古建筑修建原則,組織對湯帝廟進行落架修繕。這項工程得到了社會各界和西關(guān)居委會的大力支持,共投入修繕資金140多萬元,其中市財政撥款35萬元,市文物局自籌30多萬元,西關(guān)居委會籌集70多萬元,社會各界捐資10萬多元。2006年,湯帝廟又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西關(guān)居委會的居民再也不必?fù)?dān)心廟宇的保護問題了。

  如今,這里修竹掩映,青瓦紅墻,從內(nèi)到外透著一股古樸雅致的味道,是市區(qū)里難得的鬧中取靜之地。在細(xì)細(xì)的香火味中,在老人們的眼里,這里是清凈的修身之所,而自己所過的,也是神仙一樣的逍遙生活。


責(zé)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濟源晨報(2013-03-28)
0
相關(guān)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商都網(wǎng) 中國網(wǎng)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wǎng) 新華網(wǎng)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wǎng) 河南省書畫網(wǎng) 中國越調(diào)網(wǎng) 中國古曲網(wǎng) 博雅特產(chǎn)網(wǎng) 福客網(wǎng) 中國戲劇網(wǎng) 中國土特產(chǎn)網(wǎng) 河南自駕旅游網(wǎng) 中華姓氏網(wǎng) 中國旅游網(wǎng)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shù)網(wǎng) 族譜錄 文化遺產(chǎn)網(wǎng) 梨園網(wǎng) 河洛大鼓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