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纜車如騰駕云霧,踩石級如攀緣天梯。
登峰造極,方知何為“擎天地柱”。
極目四望,山連天,山撐天;天連山,天壓山。嘆曰:山似地柱支頂天,天似穹廬籠蓋山。山不撐天天將傾,天不撫山山將陷。
移步天門,聞言:峰頂似王者之屋,名曰王屋山;軒轅黃帝設壇祭天,又名天壇山;老天爺天宮在頂,俗稱老爺頂。
悠悠然,馳思遐想:
一、女媧煉石補天
山峰突兀破蒼穹,大雨傾盆落宇寰。
女媧捏土造原人,煉出彩石補漏天。
二、軒轅祭天
久旱無雨地干涸,哀鴻遍野人飄泊。
軒轅登頂設祭壇,祈求上蒼施恩澤。
三、陽臺宮
道教圣地寥陽宮,大唐去宗親賜名。
脊翹檐飛古樸雅,壁畫石雕妙趣生。
四、近恩宮
垂珠峰上迎恩宮,左右溪流若二龍。
宮前環列五小丘,猶如官員跪皇圣。
五、千年銀杏樹
八人牽手摟樹腰,云中霧里搖枝梢。
飽經滄桑活化石,果黃葉翠映今朝。
六、藥王孫思邈救虎采藥
猛虎喉嚨卡獸骨,藥王趨前施手術。
猛虎感恩當坐騎,藥王飛崖采藥物。
七、李白王屋山吟詩
李白登上南天門,心潮起伏逐白云。
腳踏節拍手舞樽,抑揚頓挫吟詩文。
八、杜甫游王母洞
垂暨峰下大崖龕,傳稱王母后宮苑。
杜甫專誠探清虛,留下千古名詩篇。
九、元好問游王屋山
內鄉知縣元好問,跋山涉水訪河內。
遍游名勝未盡興,登臨王屋方過癮。
十、毛主席發表《愚公移山》
主席七大發號令,學習先賢老愚公。
推翻頭上兩座山,引領中國向光明。
十一、濟源人民學愚公
(一)走出去,看世界
通豫南,達漢陰,豫南漢陰誘引人。
走出去,看世界,開放改革學先進。
(二)要致富,須修路
面上居,懲迂塞,聚室畢力平險礙。
要致富,須修路,四通八達任往來。
(三)創偉業,靠拼搏
寒暑易,志不移,叩石墾壤挑畚箕。
創偉業,靠拼搏,玉川大地山河麗。
張振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