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濟源 >> 秀美山水 >> 印象游記 >> 瀏覽濟源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愿隨夫子天壇上,閑與仙人掃落花

2013/11/8 10:36:22 點擊數: 【字體:


    被稱為“道教第一洞天”的王屋山坐落在河南和山西的交界處,山很大,和太行山親密的象親兄弟,手拉手的站在一起。

    山腳下有村名愚公,村的旁邊有一條大溝,據說就是愚公帶領他的子孫們挖的。早晨5點起床,匆匆吃過早飯,就直奔天壇峰而來。王屋山的主峰天壇峰海拔 1715m,傳說炎黃始祖軒轅黃帝曾在此設壇祭天一統華夏,開創了5000年文明史。連詩人李太白都曾說“愿隨夫子天壇上,閑與仙人掃落花。”如今軒轅的祭壇不再,李白的落花也無跡可尋,惟有天壇峰仍默立天地之間。今天無論如何要爬到山頂瞧瞧。

    劉禹錫在送他的哥哥歸隱王屋山的時候寫道:

    陽落天壇上,依稀似玉京。

    夜分先見日,月靜遠聞望。

    云路將雞犬,丹臺有姓名。

    古來成道者,兄弟亦同行。

    天壇峰頂的月夜之景該有多美啊。

    繞地而走,向山外觀看——目光所及,群山奔涌,天高地闊,心胸為之一開。王屋山的最高峰天壇峰的王者風范在眼前盡顯無余。感到所在之處實在高妙——這才是天壇峰的本來面目。

    令我不虛此行的是那座迎恩宮。這座小小的道觀坐落在前往天壇峰半路上的一座小山包下。是早晨坐在車上風馳電掣中偶然向右一瞥發現的,當時這座依山而建的殿宇在我眼前一閃而過,但那山形地貌中透出的鍾秀靈氣卻讓我牢牢的記住了它。

    當我走近它的時候,它靜悄悄的。一條小溪從它的面前流過,水不大,踩著石頭過河,上臺階,大門左側鑲嵌的一塊石碑吸引了我的注意,碑文曰:

    康熙庚申三月十五日,翰林院掌院士、學士澤州陳廷敬,以母張淑人喪,謁謝河內會葬客,以淑人昔嘗至此山也。于是,攜其弟廷愫、廷裔、廷統以來,追憶舊跡,亦深永慕。時游者沁水韓崇樸、陽城曾宜振、崔朝宗、秦光先、河內竇畹、濟源段志熙逢于途,偕與俱來。廷敬題并書。


    卻原來是清朝重臣陳廷敬的親筆手書。進了紅墻黑瓦的山門,在二進院的玉皇殿遇到幾位老鄉,窯洞般的無梁殿里十分涼爽,門外的清風徐徐吹來,爬了一上午的山,坐在低矮的長凳上十分愜意。老鄉們如數家珍的講述著這座始建于唐代的迎恩宮的很多傳奇和來歷。他們對我信誓旦旦的說,迎恩宮所在的黛珠峰不大,卻是龍頭,風水極好。天壇峰是龍脊,天壇峰背面的峰是龍尾。天壇峰頂的祭壇早已被毀,現在峰頂的建筑都是新修的。還說,你們北京清朝皇帝祭天的“天壇”就是仿照這里天壇峰頂的祭臺修建的。這雖無從考證,但我倒愿意相信這話是真的。

    山中的花開了又開,謝了又謝。數代帝皇,文人墨客,道家鼻祖,醫家圣手,乃至求道問仙者都曾絡繹不絕的來到王屋山,在白云青峰間留下他們的足跡、詩文、手書、口口相傳的故事和民間神秘的傳說。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濟源旅游網 2011-04-16
0
下一條:情融王屋山 上一條:大河樓記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