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陽寺對面有一架山,名叫雞鳴山。這架山的名字,傳說和岳飛抗金有關(guān)。
南宋年間,金兵大舉南侵。岳飛領(lǐng)兵在太行山一帶抵抗。曾在神農(nóng)壇景區(qū)的云陽寨把守。為了監(jiān)視金兵的行動,他經(jīng)常登上東山的最高峰向北了望。只要金兵稍有動靜,他就能早些覺察。然后指揮
三軍奮勇殺敵,只殺得多兵人仰馬翻,屁滾尿流。但是,岳飛天天登上百丈高峰,常常累得腰酸腿疼,渾身無力。有一次他剛剛爬上山頂,就覺得天旋地轉(zhuǎn),跌倒山頂,昏了過去。朦朧之間,一陣清風(fēng)吹來,從西北神農(nóng)壇方向飄來一朵祥云。只見一位老者,鶴發(fā)童顏,五綹銀髯,頭戴紫金簪,身穿八卦衣,手持玉如意,腳蹬步云靴,道貌岸然,飄飄而業(yè)。岳元帥仔細一看,原來是太上老君駕到,就慌忙起身叩拜。太上老君哈哈一笑,說:“岳元帥,免禮!你為華夏社會稷,大宋黎民,搞擊強虜,貧道早已佩服之至,何敢受此大禮。”
岳飛起身說道:“仙翁駕到,對如何抗擊金兵,定有高見,請您賜教!”
太上老君說:“抗金良策,自有岳試謀劃,貧道哪敢多言!只是元帥日夜操勞,跋山涉水,貧道于心不忍,物贈你一物,請你就在此地,面此而置,便會遇金而鳴,以此免去元帥日日登山了望之勞。”
說著,太上老君即從袖中取出一物,塞到岳飛手里,用手一推,岳水跌倒在地。岳飛大叫一聲,醒來,卻是南柯一夢。
岳飛向懷中一摸,摸出一只雛雞,全身鵝黃,活象一個絨球。脖子上還系著紅頭繩,非常可愛。岳飛按太上老君的指點,把雛雞往山頭上一放,立刻變成一只老大大的大公雞,昂首挺胸,神氣十足。再看脖頸上的紅頭強,變成了幾圈紅色的葛藤,綠葉點綴,非常好看。岳飛正在觀賞,忽見那大公雞兩翅一撲扇,脖子一伸 ,“咯咯勾-咯咯勾”一聲接一聲地叫開了。岳飛向北一望,只見金兵黑壓壓一片,鋪天蓋地而來。岳飛趕緊指揮三軍,前去迎敵。一場鏖戰(zhàn),只殺得金兵人仰馬翻,丟盔卸甲,死傷大半。
打退了金兵,岳飛帶領(lǐng)全體將士,向神農(nóng)壇方向焚香叩拜,感謝太上老君。從此,岳飛不再登高了望了。只要金雞一鳴,就知道有金兵來犯,就指揮岳家軍前去迎敵。
到了明朝末年,闖王李自成起兵造反。克洛陽,下開封,然后揮師北上。直搗京城。為了出廳制勝,派軍師牛金星帶領(lǐng)一支輕騎,到懷慶后,從云陽口入山,取道澤州、潞安,以避開明王朝主力,于邯鄲以北接應(yīng)闖王北上,沒想到剛到云陽山口,就聽見一陣雞鳴,滿山震顫。一陣亂箭,就把牛金星的人馬射了回來。牛金星掐指一算,原來是自己的名字犯民忌諱。就派人連夜從馬婆溝翻上山頂,割斷了金雞脖勁上的葛藤,金雞的頭隨即低垂了下來。從此,就不再“遇金而鳴”了。牛金星悄悄帶領(lǐng)人馬,夜度云陽,第二天黎明就一舉攻下澤州,向東北推進。
從此以后,金雞不光不會啼叫,而且一下變成了石雞,俯首立在山峰上。后人就把這架山,取名為雞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