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在神農壇東山腰有個王母洞,世稱“王母行宮”。侍奉在王母左右的有大黎、小黎和青鳥。王母的主食是白鶴松籽,每天上午嵐氣幻化時,青鳥都要在仙鶴陪同下,到白松嶺為西王母采摘白松的松籽,然后立臺飛升,返回王母洞中。青鳥的足原本是青色,翅膀是赤巫色,脖身是絳色的,但連她自己也不知道,有一天忽然變成了嬌柔的女郎,被她摘過松籽的白松也變成了一個個嫵媚多姿的美人,那仙鶴反倒成了一對對黑白交頸的白松。
后來,漢武帝詔見西王母,見她們一行都容光神彩,就問每天吃什么。當聽青鳥女郎上奏后,武帝說:“河內青龍山(今白松嶺)有不老松,那里的人吃松籽,一定都身強力壯。”真是無巧不成書,公元前111年,即武帝元鼎六年,武帝一下子發動河內十萬人去征伐西羌。這可能是歷史與傳說的巧合,不過在白松嶺上不但有青鳥飛升臺,還有姿態各異的美人松,仙鶴松和不老松。發人深思的是那棵盤根錯節,破崖而出,倒垂西指的元鼎松,就是歷史見證人一樣,在訴說著過去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