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隋朝末年,李世民帶兵和王仁交戰,出師失利,初戰敗北。李世民退兵黃河北岸,王仁則仍窮追不舍。李世民繼續北撤,退到河內縣(今沁陽市)紫陵鎮北的太行山中,派精兵良將把住隘口,憑險據守,方才得到了喘息的機會。但是李世民困守荒山,內無糧草,外無救兵,十分危急。
這天李世民正在軍中悶坐,忽報:帳外有一老婦人求見。李世民出得帳來,那老婦人主動上前,說:“老婦來給三軍送糧草來了。”李世民一聽,很是高興,急忙施禮,問道:“糧草何在?”老婦人道:“糧草已經隨身帶來,請通知三軍人馬即刻來享用。”李世民搭眼一看,只見老婦人左手提個小瓦罐。瓦罐上扣了三個碗,別了三雙筷;右手拿了一把谷草,就有些不耐煩。指著她的東西說:“這就是糧草?”老婦人說:“這就是糧草。”李世民說:“老大娘,別開玩笑了。我軍困守山中,已經斷糧多日,你這一點東西還不夠我一個人吃,你這一把谷草又能養活幾匹戰馬?”老婦人說:“我這是一只寶罐,這也是仙草,足夠三軍享用的。”李世民猛一激靈,想:“莫非神仙相救?”就急忙深施一禮,說:“如果真的能救我三軍之急,日后定當重報,我住什么,也給老大娘蓋什么房子!”
說來也怪,全軍上下挨個到小瓦罐里取碗,舀飯,就是用不完。李世民看到這種情形,忙帶領三軍向老婦人拜謝。可是老婦人早已不知去向了。李世民的人馬吃飽喝足,當天晚上就偷襲敵營,大獲全勝。
后來李世民打下了江山,做了皇帝,就在京城長安大興土木,營造豪華宮 殿。一應工程,俱已完備,只是金鑾殿的正門怎么也安不上。監工大臣尉遲敬德如實啟奏,李世民心事重重,郁悶成疾。夜里更是精神恍惚,煩燥不安。朦朧中見一老婦人飄然而來,說:“我乃太行山中仙神,你乃萬世明君因何食。”老婦人舉起谷草向李世民打來,李世民一驚,醒了,嚇得一身冷汗。李世民想起老婦人送糧草之事,后悔不迭。忙派人到河內縣紫陵鎮太行山中老婦人送糧之地,按照京城長安宮的式樣,建造了一座宏偉的廟宇,還在廟內塑了老婦人金身。廟宇建成了,京城金鑾殿的正門也嚴比合縫的安上了。
這座廟,就按李世民夢中老婦人說的“仙神”二字取名為仙神廟,群眾也叫二仙奶奶廟。從廟旁經過的那條河,也取名仙神河。仙神河出山的地方,取名仙神口。《河內縣志·山川志》說:“仙神口上有二仙廟,歲二月,士女云集,四方來會,頗稱勝觀。”現在,仙神廟是神農壇景區的一個風景點,常年都有不少善男信女來拜謁二仙奶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