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說,水母娘娘原來是個水怪,住在龜山。她在那里學(xué)了一些法術(shù)之后,就覺得很了不起,可又沒人知曉。為了顯示一下自己的本事,讓人們知道她的厲害,就把五湖四海的水裝在兩只桶里,挑在肩上,直奔東南方向。
龜山水母的舉動,驚動了八大仙之一的張果老。這天他正在洞中修心養(yǎng)性,忽然覺得心血來潮,掐指一算,大吃一驚,原來龜山水母要把神州東南的大片土地,化作汪洋大海。張果老不敢怠慢,奔出山洞,倒騎毛驢,急急追了上去。
龜山水母肩挑五湖四海之水正往前趕,忽聽背后有一青年后生喊道:“老媽媽!我這匹小毛驢快渴死了,請借幾口水,飲飲它!”龜山水母頭也不抬,眼也不看,心不在焉地放下水桶,說:“可以。莫說飲一頭驢,就是飲個十頭八頭,也損不了我這水一星一滴。
沒想到張果老的小毛驢把頭往桶里一伸,“吱!吱”幾聲,兩只水桶就差點底朝天了。龜山水母大驚失色,抬頭一看,哪是什么青年后生,原來是張果老和他的神驢。頓時又氣又惱,一抬腳蹬倒了兩只水桶,傾刻間平地起了滔天大浪,幾十萬生靈葬身水中。緊接著又抽出水擔(dān),朝張果老打來。張果老見龜山水母這樣目中無人,蠻不講理,也舉起兵器相迎。龜山水母雖然學(xué)了幾套法術(shù),練了幾路拳腳,可畢竟不是張果老的對手。只幾個回合,就把龜山水母生擒活捉,用鐵鎖鎖住,要帶回去問斬。
張果老正打算回洞,忽聽半空中喊道:“大仙慢走!”張果老抬頭一看,見是西王母駕到,慌忙施禮相迎,西王母說:“你把這個孽畜交給我吧!”張果老說:“王母有所不知,這畜生高傲自大,惡貫滿盈,如不嚴(yán)懲,后患無窮!”西王母說:“大仙盡管放心,我會好好調(diào)教她的!”
西王母把龜山水母帶回昆侖,經(jīng)守多年教諭,煞了她的野性,把她放到太行山紫金頂下。龜山水母也深誨自己的罪過,決心棄舊圖新,改惡從善,造神速一方。她見紫金頂周圍水源奇缺,便將自己鞋內(nèi)留下的些許神水分送給眾仙諸洞。在這里修心養(yǎng)性的眾位神仙道士,自是感激不盡。從此,神農(nóng)壇遠(yuǎn)近就有了紫金頂上的天山懸池,臨川寺的日月潭和水簾洞,云陽山的滴水巖和清凌泉。剩余下來的幾滴水,水母就放在自己的蓮花座底下,讓它緩緩流出,供游人香客飲用。
后來,水母在這里修成正果,被封為水母娘娘。后來,人們就把水母修煉的山洞,取名叫水母洞。在水母參禪打坐的地方,塑造水母像,享受人間香火。直到現(xiàn)在,水母塑像前的供桌底下,還有一方小水池,內(nèi)有暗泉涌出,終年不斷。這就是水母留給香客游人的那點水。這泉水出入不見天日,清涼沁人心脾,游人香客朝拜神農(nóng)壇路過這里,到洞中拜謁水母娘娘圣像,飲一碗泉水,頓覺甘甜如飴,疲勞全消,精神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