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旺火在沁陽民間叫烘旺火或漚柏枝,沁陽民間俚語有“起五更,烘旺火。點紙塊,把香燒。放火鞭,兩響炮。點蠟燭,放起火”。漚柏枝時有的全家大人小孩要從柏枝火上跨過,稱跨旺火。有的還在當院中高掛一個燈籠,稱掛天燈。傳說掛天燈、漚柏枝、跨旺火可鎮(zhèn)妖除邪,尤其可防止兇神。還有的家戶寫個大紅字條“旺氣沖天”,等午夜12點鞭炮齊鳴之時,將旺火點燃。男女老少都要來烤火,以圖“旺氣沖天”。孩子們還走街串巷觀察、評論火堆大小,誰家的火堆大、著得旺,誰家的旺氣就大。據說這一民俗從唐代一直傳到現(xiàn)在。相傳唐朝涇河龍王違犯天規(guī)當斬,執(zhí)行官為丞相魏征。龍王求救于李世民,李世民沒能救他。龍王死后懷恨在心,每到大年初一這天就在懷慶府一帶降災。后經高人指點,早上在門口烘一堆火即可驅走惡龍,人們一試,果然靈驗,漸漸在沁陽就形成了習俗。
燒旺火在溫縣民間叫攏旺火,溫縣民間俚語有“起五更,攏旺火”。大年初一,溫縣家家戶戶早起的頭件事就是攏旺火。溫縣人攏旺火有頗多講究,首先是材料,要用柏枝、柿樹枝、桃枝、芝麻稈、桐木等壘成空心的塔狀火架,然后在塔頂端抹上豬油才能點燃。說法是桃枝辟邪,芝麻稈有節(jié)節(jié)高的意思,豬油能助燃,又附有寓意,加上柏枝、柿樹枝,便是“百事都有”的諧音,寓意百事都旺。攏旺火講究一年要比一年高,最忌借給別人火源或燃料。因為家家戶戶都攏有旺火,誰家的火攏得大、燒得久,說明誰家在這新的一年里日子過得旺。若有人這個時候來借火,借了便會散幾分福給人家。反之,若能從別人家借些柴添到自己的火堆里,就添福添旺了。主人還要從旺火堆上引火回灶膛點燃,以取興旺紅火之意。孩子們則串這家走那家,圍著旺火取暖、聊天,順便比一比誰家的旺火攏得旺、燒得久。傳說很久以前,溫縣一帶的人們不知神神靈,無意中得罪了前來人間暗訪的火神。火神一怒,當即下令給這塊地方的各家灶神,讓他們在大年初一五更時分火燒民宅。其中某個灶神心中不忍,托夢告訴了自家的當事男人,要男人起五更攏旺火,給火神造成火災的假象。男人驚醒后一夜未睡,當即告訴街坊四鄰,于是家家戶戶準時燃起了火。五更時分火神正欲發(fā)飆,突然看見溫縣這塊地方處處火堆,人們被火燒得手舞足蹈,這才消氣作罷。很奇怪,自點了那場火后,這一年溫縣風調雨順,因此溫縣人把那場火稱為“旺火”。初一五更攏旺火的習俗便在溫縣流傳了下來。
燒旺火在博愛(含今中站區(qū))民間叫烘旺火,大年初一早上起來,博愛一帶家家戶戶都要在自家院門口或院當中燃燒旺火,還加入一些柏枝助燃,預示著來年日子越過越紅火、百業(yè)旺盛。傳說古時在博愛縣北邊的明月山(今焦作太行山的一部分)中生長著一種毒鳥,名叫紅嘴朱雀,特別兇惡,嘴里常常吐出帶毒的血水,它習慣于每年大年初一早上出來覓食。它飛過誰家院子上空,若血水滴落在院子里,這家就會家破人亡。一年大年初一,一家人用柏枝燒旺火,當全家人看著紅紅火火的旺火,沉浸在過年的喜悅之中時,他們不知道,一只毒鳥正向他們家的方向急速飛來。村中其他人看見毒鳥的都想去通知這家人,但已來不及了。隨之,他們又吃驚地發(fā)現(xiàn)毒鳥竟然掉頭飛離了這家,從別的院子上空飛過。過后村民發(fā)現(xiàn)毒鳥飛過的幾個院子的家中都有人死亡。第二年大年初一,村里人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家家都用柏枝燒旺火。毒鳥又飛出了大山,但村民發(fā)現(xiàn)這次毒鳥沒有飛過一家上空,只在村子周圍盤旋了幾圈后就飛走了。村民明白了,柏枝在燃燒時會放出一種特殊的氣味,而正是這種氣味熏跑了毒鳥。從此,每年大年初一早上,人們都用柏枝來燃燒旺火,久而久之就成了習俗沿襲下來。博愛民間有一首民謠概括了這個傳說:“紅嘴朱雀六寸長,嘴流血水賽閻王。大年初一害人忙,血滴誰家誰家亡。它怕柏枝火來熏,繞過良家呈吉祥。”
燒旺火在修武(含今馬村區(qū)、山陽區(qū)及解放區(qū))民間叫烘旺火或點旺火,修武縣人對旺火的柴火是很講究的,有帶根須的農作物稈,再有就是柏樹枝了。收莊稼時,每家都要特意用手連根拔起一部分稈,曬干捆好,作為過年點旺火用。誰家要是忘了沒留下帶根的稈,還得左鄰右舍去求借。至于柏樹枝,則必須是當天從地里砍了回來,越鮮綠青翠越好。老人們說,燒有根的五谷禾稈,來年必然是五谷豐登;燒鮮綠青翠的柏樹枝,來年全家身體健康,且好日子也四季長青。修武縣民間從農歷正月十五晚上開始,吃過晚飯后,家家戶戶抱來棉花秸稈、玉米秸稈、枯樹枝等,放在大門口前填上柏枝點著燃燒。全家人圍著旺火一邊烘烤一邊添柴,柴火添完并燒透后,再圍著旺火轉一圈,小男孩還要從火堆上跳幾個來回。據說這樣一來,全家不僅新的一年日子過得像火苗一樣旺,全家人還沒病沒災,老少安康。農歷正月十六早上,要把供奉了半個多月的牌位取下,到了晚上,再痛痛快快地烘一場旺火。修武民間傳說是在姜子牙封神時,自家老婆馬氏沒法封,便封了個九頭鳥。九頭鳥看修武山清水秀,草木蔥蘢,便云游在這里。但是九頭鳥一叫,九個頭都滴血,血落誰家,誰家就會遭受天災人禍。后來,聰明的修武人發(fā)現(xiàn)九頭鳥最怕聞柏木氣味,于是便用燒柏枝、插柏枝的方法來對付九頭鳥,九頭鳥一聞柏木味便會繞道而去。因而燒柏枝、點旺火在修武一帶有祈福納祥、遠離災禍之意。
如今,隨著城鄉(xiāng)一體化的發(fā)展,焦作人對燒旺火已經不那么重視了,只有偏遠的一些村寨還沿襲著這種傳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