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焦作市紅十字會愛心大使、解放區王褚衛生院的趙巧珍,在省腫瘤醫院成功完成了外周造血干細胞捐獻,成為我市首位女性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趙巧珍是于2006年6月份加入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的。今年8月21日,她有幸與一名外地白血病患者初分辨相合。8月25日,抽取了高分辨血樣,經檢測與患者相合。9月18日,市紅十字會為其進行了全面的體檢,完全符合捐獻條件。10月29日,在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國家管理中心的安排下,趙巧珍入住省腫瘤醫院,為白血病患者捐獻造血干細胞。
11月2日11時10分,經過醫院允許,記者在省腫瘤醫院細胞采集室見到了躺在病床上的趙巧珍。只見她靜靜地躺在病床上,臉上始終面帶微笑,醫護人員忙前忙后,一邊與其交流,一邊調整血細胞分離機,一切都有條不紊。鮮紅的血液靜靜地從趙巧珍的左臂抽出,經過細胞分離機的分離,在加入“外周血動員劑”后,分離后的血液又從其右臂緩緩地輸回到體內。
看到記者疑惑不解的眼神,值班護士解釋說:“造血干細胞捐獻就是讓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大量釋放到血液中,然后通過血細胞分離機的分離,獲得大量造血干細胞用于移植,這種方法稱為外周造血干細胞移植,F在捐贈骨髓已不再抽取骨髓,而只是相當于獻血了。”
據省腫瘤醫院負責人介紹,外周造血干細胞移植,是目前治療白血病最有效的醫療手段,是白血病患者重生的希望?稍煅杉毎浦菜璧娜祟惏籽】乖湫偷母怕手挥袔资f分之一,猶如大海撈針。“志愿者越多,白血病患者找到人類白血病抗原配型的機會就越多,生存的希望就越大。”該負責人說。
記者在細胞采集室看到,躺在病床上的趙巧珍始終很平靜。談起這次捐獻,她說:“沒什么,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一點小事。挽救白血病患者的生命,不也正是我們醫務工作者的職責嗎?”
趙巧珍的母親沈秀蓮、丈夫吳成斌及市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李玉梅始終陪伴著趙巧珍。從當日8時45分被推進細胞采集室,到13時30分,近5個小時里,共從趙巧珍身體中循環抽出血液1萬多毫升,相當于將自身血液循環了兩遍還多。從其血液中共收集到造血干細胞55毫升。
當天,市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陳曉棟、秘書長焦祖霞、解放區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梁琳等特意趕到醫院看望趙巧珍。病床前,陳曉棟動情地對趙巧珍說:“你是咱焦作人的驕傲,焦作人為你自豪。”
昨日19時40分,記者從省紅十字會獲悉,趙巧珍的造血干細胞已被安全送到北京某醫院,當晚便迅速移植到受捐白血病患者體內。圖 趙巧珍正在細胞采集室捐獻造血干細胞。【原標題:最美的笑容 “愛心大使”趙巧珍昨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