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國務院《質量發展綱要》明確指出,要大力實施名牌發展戰略,發揮品牌引領作用,開展知名品牌創建工作。同時要以產業聚集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現代服務區、旅游景區等為重點,推動各地開展知名品牌創建工作,規范產業發展,擴大品牌影響,提升區域經濟競爭力。本刊特別推出“品牌培育·品牌建設示范區”欄目,希望他們的經驗能夠給更多的區域品牌以啟示。
2014年,云臺山景區的數字化應用規范上升為“國家標準”,從“景規”到“國標”,云臺山是如何做到的?
近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公告,由焦作市云臺山景區編制的《旅游景區數字化應用規范》成為國家標準,這是我國第一個由景區編制的旅游景區數字化應用國家標準,該標準將于2014年12月1日正式實施,并將在全國旅游景區中推薦使用。在此之前,云臺山景區編制的《地質公園地質遺跡保護規范》和《景區內部旅游客運交通管理規范》兩項標準,也已被河南省質監局發布,成為河南省的地方標準。是什么推動了云臺山一個又一個高規格管理標準的誕生?云臺山靠什么從眾多一流景區中脫穎而出,所制定的規范能夠成為國家標準,能夠作為行業標桿在全國旅游景區中推薦使用?云臺山為什么能夠從默默無聞到聲名鵲起,并步入轉型提升的持續發展之路?帶著這些問題,筆者走入云臺山,深入了解這個景區是如何將“景規”變成“國標”的。
2013年11月6日,國家旅游局下發通知,將2014年全國旅游主題確定為“美麗中國,智慧旅游”,即以“智慧旅游”為主題,引導智慧旅游城市、景區等旅游目的地建設,在智慧服務、智慧管理和智慧營銷三方面加強旅游資源和產品的開發和整合,促進以信息化帶動旅游業向現代服務業轉變。剛剛邁入2014年,云臺山景區的數字化應用規范就上升為了“國家標準”,這可謂是云臺山智慧旅游工作收到的一個令人欣喜的“新年禮包”,但從“景規”到“國標”這中間的距離并不是跬步可至的。
與時俱進 智慧旅游敢為人先
按照國家旅游局對智慧旅游戰略部署和要求,在國家旅游局和各級政府的支持下,云臺山景區敢作敢為,始終高標準落實景區智慧旅游的管理和建設。時代在變,游客需求在變,但不變的是云臺山與日俱新、以游客為本的智慧運營理。
數字技術的發展把人類社會帶入了一個新的信息時代,對旅游行業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旅游自助化傾向對信息可獲得性、便捷性的要求越來越高,“智慧旅游”是大勢所趨。智者借力而行,慧者運力而動,2006年云臺山被住建部確定為全國首批數字化景區試點單位,按照“資源保護數字化、經營管理智能化、產業整合網絡化”的目標,景區先后投入1.5億元全面實施了數字化建設工程,將數字、信息、網絡技術應用到景區管理、服務與開發之中,有效地提升了景區的現代化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促進了景區資源與旅游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目前,云臺山景區基礎網絡、保護管理類應用系統、旅游服務類應用系統已建設完備,基本形成了以基礎網絡和數據中心為核心,集規劃、辦公、應急指揮、信息采集、網絡通訊、旅游服務于一體的景區管理系統。持續深入的數字化信息建設讓云臺山景區在智慧旅游中走在了全國的前列,2012年,云臺山被國家旅游局確定為智慧旅游的示范景區。2013年,云臺山景區又開始實施被列為焦作市“十大建設”信息化建設專項行動計劃的“愛游云臺”智慧旅游示范工程建設,項目建成后,景區將實現各景點、游客服務中心無線wifi全覆蓋,游客還可以隨時獲得云臺山旅游氣象實時信息。
智慧,體現在不斷的求新求變中,體現在追求和諧創造美好的過程中。智慧在云臺山不只在數字化景區的建設過程中,景區從默默無聞到蜚聲國內外的發展歷程無不體現出相機而動,謀在時前的運營智慧。云臺山人用智慧去思考,想游客之所想、急游客之所急,確定了“以人為本,游客至上,用心經營,用情服務”核心價值觀的智慧理念;建設了云臺山游客服務中心、云臺山駐北京服務中心、駐上海服務中心、駐首爾辦事處等,方便游客了解云臺山的智慧窗口;實施了敢于創新、敢為人先、大手筆、大活動的智慧營銷;實現了數字化、標準化、生態化、人性化的智慧開發。
2010年云臺山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這是河南省旅游業首個中國馳名商標;2011年7月榮獲河南省首屆省長質量獎;2011年9月20日,云臺山被授予全國質量工作先進單位稱號,是獲得該榮譽的單位中唯一的旅游景區,也是迄今為止我國首個獲得質量最高獎項的旅游企業。
云臺山景區管理局局長韓躍平是這樣理解云臺山智慧旅游的:“我們需要通過建設智慧景區整合旅游資源,服務綠色低碳的數字旅游生活,滿足游客對自主性、趣味性越來越高的需求,構建和諧創新的智慧旅游景區,讓云臺山緊隨信息時代的發展,讓世界感知云臺山。”
曾經的云臺山藏在深山人未識,十余年來,云臺山迅猛發展,創造了令業界驚嘆的“云臺山速度”、“云臺山效應”。2004年,云臺山成功申報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2007年,云臺山被評為首批國家5A級景區;國家旅游局領導多次來到云臺山實地調研、現場指導,并將云臺山確定為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全國唯一的景區聯系點。2013年8月8日,河南省旅游局下發了《關于在全省旅游行業開展向云臺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學習的決定》,學習云臺山在管理服務、市場營銷、開發建設中的理念與精神,
在產業轉型中追求卓越、自我超越的勇氣。黃山、張家界、武當山、五大連池等知名景區也前來云臺山掛職取經。
勇爭一流 用標準化打造智慧旅游管理團隊
2000年的云臺山景區只有60多名職工,素質參差不齊、服務意識淡薄,連統一的工裝、工牌都沒有。十多年過去了,以景區局長韓躍平為首的一批“老云臺山人”十年如一日,深深扎根這一方山水,傾情傾力在云臺山旅游事業的發展中,一步步把云臺山的品牌叫響。如今,云臺山的職工增加到了2000名,其中大專以上學歷者400余人,本科、研究生共100多人,為景區提供了充足的人才資源。引進人才只是第一步,用好人才,留住人才,打造一個有凝聚力的進取型團隊才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多年來,云臺山在管理服務中始終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景區制定了包含服務基礎標準、服務質量標準、服務管理標準、服務提供能力標準、服務安全衛生標準、服務環境保護標準、服務流程標準在內的《云臺山風景名勝區標準化服務體系》。為了提高景區員工的服務水平和服務能力,景區每年都要聘請鄭州大學、河南財經學院等院校的教授對景區管理及服務人員進行質量、營銷、安全、導游、衛生、環保、統計等方面的業務培訓,提高廣大干部職工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標準之基礎在于制定,而核心在于執行。在云臺山人的身上,都體現著“游客至上”、“用心去經營,用情去服務”、“態度決定一切,細節決定成敗教育”、“人人都是旅游環境”、“不讓一位游客在景區受委屈”的服務理念。據了解,每年景區一線工作人員撿到手機、相機、皮包、現金等拾金不昧、及時交還失主之類的好人好事不計其數,其他幫助游客抱小孩、攙老人、修車、提供醫療救助、打撈落水物品等助人為樂的好人好事在景區的各個崗位都能見到,“山美、水美、人更美”已成為游客對云臺山的最深印象。
為激發全體員工聚力發展、創業干事的熱情,景區制定了一套科學完善的量化考核管理辦法。開通了合理化建議通道,所有職工都可以為景區的發展建言獻策,只要建議合理,一經采用,將給予建議者相應的獎勵。
正是由于有了一個掌好舵、重執行的管理團隊,有了全體云臺山人的敬業和堅持,把卓越績效落實到平凡工作中,云臺山才能在質量工作方面頻獲殊榮,才能在旅游行業中不斷刷新成績,成為行業標桿,創造出全國首個景區制定的“國家標準”這樣的成績。
追逐夢想 智慧旅游創出智慧效應
十八大以來,“中國夢”、“美麗中國”成為我們共同的希望。云臺山也有一個夢想,那就是將云臺山打造成為世界知名全國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回首10年前,這個夢想可以說是很渺茫,但云臺山不懼困難,勇拓市場,從知名度僅限于周邊市縣,到立足河南、穩定河北、瞄準京津、沖擊山東、開拓山西、輻射全國。并根據市場變化,一年一個目標,一步一個腳印,打出了響當當的“云臺山”品牌。
成就和榮耀都屬于過去,如今的云臺山,將成績歸零,繼續努力追逐美麗的“云臺夢”。2010年8月,云臺山同北京京能集團、世貿天階、連云港萬聯能源簽訂了總投資50億元的綜合旅游項目,目前項目一期工程的云臺天階國際飯店已建成投入使用。云臺山文化旅游園區已成為《河南省旅游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建設的十大旅游產業集聚區之一,其中以竹林七賢文化為代表的百家巖景區建設項目將于近期竣工。2013年9月26日,河南省人大表決通過了《河南省云臺山景區保護條例》,并在12月1日正式執行,讓云臺山的青山綠水有了“護身符”。2013年10月13日云臺山與河南貫辰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合作,啟動了“云臺山直升機空中觀光旅游”項目,打造云臺山新概念休閑度假體驗平臺。
木不可獨秀于林,堆不可孤高于岸,旅游景區只有與社區、與當地社會經濟協同發展才能走持續之路。云臺山把發展之夢做得很長,也很大,不僅景區要發展,更要帶動周邊的群眾共同致富。生活在云臺山周邊村落、鄉鎮的百姓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句話的體會最深。十多年前,景區附近的岸上村還是一個全省有名的貧困村,如今依托旅游業迅速致富的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岸上鄉也成為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先進鄉。一位領導來到云臺山調研,了解到岸上村的發展時說:“云臺山發展旅游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巨大作用,在這里得到了充分體現。以前總有人認為發展旅游旺丁不旺財,富民不富財,現在看來,發展旅游不但旺丁又旺財,富民又富財”。目前,云臺山的上市工作在順利推進中,云臺山文化旅游園區正在抓緊建設,云臺山正在致力于打造旅游產業升級示范平臺、新概念休閑度假體驗平臺,在轉型升級中實現景區的跨越式發展。
對云臺山而言,夢想也許還很遙遠,但路在腳下,何懼其遠?作者:張明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