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wǎng) >> 焦作 >> 走進焦作 >> 印象焦作 >> 瀏覽焦作

魏華存在沁陽陽洛山的遺跡

2013/9/25 17:15:11 點擊數(shù): 【字體:

魏華存在沁陽陽洛山的遺跡

二仙廟 (本報資料照片)
    □王 東

  魏華存(252~334年),三國魏晉時期山東任城樊(今山東濟寧市微山)人。她少小即讀老、莊并廣覽百家之說,常靜居獨處,行服食、導(dǎo)引、吐納諸術(shù)。她24歲的時候,父母逼她嫁給太保掾南陽劉文(字幼彥)為妻。劉文當(dāng)時為修武縣令,魏華存隨丈夫住在任所,生二子。

  當(dāng)子嗣粗立,魏華存就齋居別室,廣集道經(jīng)秘籍,精求至道。據(jù)稱,魏華存37歲的時候,感應(yīng)太極真人、青童道君、陽谷王景林真人和清虛真人王褒降臨她的齋室,授其《太上寶文》、《大同真經(jīng)》、《八素隱真書》、《黃庭》草本等經(jīng)31卷。劉文去世后,她曾到沁陽神農(nóng)山西側(cè)陽洛山、沐澗山中修真40余載。“陽洛山位于府城西北四十里,女貞、梧桐遍覆崖谷間。每新雨初霽,異鳥歌鳴,沐澗山下有沐澗泉,飛泉細(xì)流匯為一池,瑩碧可沐,使人有遺世之想。晉魏夫人修煉于此。”(《懷慶府志·輿地志》)。在此地,魏華存對收集到的道學(xué)著作進行研究,將自己的心得和道學(xué)著作進行融合、精研、提煉,進一步編寫整理出集中國古代醫(yī)學(xué)、養(yǎng)生、道學(xué)之大成的《黃庭經(jīng)》等著作。

  現(xiàn)在,沁陽沐澗山、陽洛山一帶還留有“隱元臺”、“鳴玉亭”、“二仙洞”、“魏夫人祠”、“靜應(yīng)廟”等仙跡。魏華存晚年逢天下戰(zhàn)亂,西晉滅亡、東晉建立,為避戰(zhàn)亂,60歲的魏華存和兒子到江南南岳衡山繼續(xù)修行,成為兩晉時期著名的宗教家和丹道修煉家,又被稱為“養(yǎng)生學(xué)家”、“紫虛元君”、“南岳夫人”、“道教上清派開山祖師”、“二仙奶奶”。

  魏華存是懷川人心目中的“二仙奶奶”,祈雨求子、消災(zāi)解厄,靈應(yīng)神奇。魏華存在懷川陽洛山一帶居住、修道40多年,在群眾中懸壺濟世、布道度人,對道教文化作出了重要貢獻。陽洛山中有一條東西走向的深澗叫沐澗,由西溝、南溝、北溝交匯而成。其周圍的山稱沐澗山,魏華存便隱居在此地,留下許多仙跡。

  隱元臺:沐澗西溝的最西段是一塊數(shù)百米長的圓形開闊地,四壁是光滑如磨削的高百米的灰色懸崖,呈筒狀,懸崖由底部向上逐漸收縮,狀如石甕,俗名西石甕;缺口東向,形成沐澗西溝。汛期雨季,大水從崖上傾瀉而下,形成弧形瀑布,十分壯觀。站在石甕下、透過水簾向外看,如同一幅巨大的水簾。水簾內(nèi)有一巨大的石質(zhì)平臺,傳說魏華存在此修真、會見王母娘娘等仙人。隱元臺上尚存一石造洞房。

  二仙洞:在南溝西岸的半山腰有一個山洞,稱“二仙洞”,深約60米,越深處越窄、越神秘恐怖,內(nèi)有鐘乳石,自然形成壁畫、物體等各種圖案。傳說為紫虛元君的清修別宮,內(nèi)有多處唐宋游人題刻,今已漫漶難辨。

  圣水泉:北溝和西溝交匯處所形成的夾角處,是一北高南低的三級平臺,東西寬近40米,南北深100米,第三級平臺上西北角有一股清泉溢出,稱“圣水泉”,旁邊有圣水亭、圣水碑。北魏時人們曾在此建有“魏夫人祠”,后來毀于戰(zhàn)火。《懷慶府志·金石篇》中“唐沐澗魏夫人祠碑銘”載:“魏夫人陽洛山成真人,因為立祠,相傳建自南北朝。”

  靜應(yīng)廟:唐朝,陽洛山東麓、沐澗口、仙神河?xùn)|岸山坡上重建有“紫虛元君祠”(傳說貞觀年間,曾由尉遲敬德監(jiān)工督造),規(guī)模宏大,為明七暗九,進深7米,紅磚黃瓦,金碧輝煌。以后得到歷代官府增修,南北長1里,東西寬百余米。1938年靜應(yīng)廟被侵華日軍燒毀,大火三日不絕。如今靜應(yīng)廟(俗稱二仙廟)得到重建,成為懷川人祭祀紫虛元君魏華存的圣地。

  飛來石:靜應(yīng)廟(又稱紫虛宮、紫虛元君殿、二仙廟)后面有一巨石,名“飛來石”,高三余丈,周圍十余丈,重百噸以上,形似小山,實為汛期洪水從山上沖下的巨石。巨石側(cè)面上有多處歷代名人題刻。巨石正中裂開一道半米寬的縫隙,巨石頂部平整,建有小屋,名“梳妝臺”,為紫虛元君梳洗打扮的地方,有石臺階通到巨石頂部小屋處。

  鳴玉亭:沐澗山落差大,俗稱“死難上溝”。此地寂靜清幽,有溪流從山上奔瀉而下,形成不少小瀑布,路邊至今存有一塊大石,長三四米、寬一米多,上面刻“鳴玉亭”三字,為大篆體,傳說為魏夫人所書,但據(jù)考證,字為唐朝時人筆跡。據(jù)稱古時候這里有亭子,刻石為亭邊的立石,今亭子不存。
 

責(zé)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焦作日報(2010-09-06)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靳氏墓地有多少謎待揭
相關(guān)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商都網(wǎng) 中國網(wǎng)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wǎng) 新華網(wǎng)河南頻道 河南網(wǎng) 河洛大鼓網(wǎng) 河南豫劇網(wǎng) 河南省書畫網(wǎng) 中國越調(diào)網(wǎng) 中國古曲網(wǎng) 博雅特產(chǎn)網(wǎng) 福客網(wǎng) 中國戲劇網(wǎng) 中國土特產(chǎn)網(wǎng) 河南自駕旅游網(wǎng) 中華姓氏網(wǎng) 河南農(nóng)家樂網(wǎng) 中國旅游網(wǎng) 吳氏網(wǎng) 秦氏網(wǎng) 中華舒氏網(wǎng)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shù)網(wǎng)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wǎng) 文化遺產(chǎn)網(wǎng) 秦腔戲曲網(wǎng) 中國晉劇藝術(shù)網(wǎng) 揚州揚劇網(wǎng) 梨園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