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焦作 >> 走進焦作 >> 印象焦作 >> 瀏覽焦作

北魏摩崖石刻:一段佛經幾世緣

2013/9/23 17:30:42 點擊數: 【字體:


北魏摩崖石刻:一段佛經幾世緣

青天河景區的摩崖石刻
 

  居于高位,飽飲蒼涼,卻沒有寂寞的1500年,它坐擁丹河水,俯視古丹道,一遍又一遍誦詠佛經,一塊2平方米的地方對它而言足以容納天地了。

  它,就是青天河北魏摩崖石刻,它的出現是歷史留給后人的一個驚嘆號。

  本報記者 王瑋萱

  到青天河景區不看北魏摩崖石刻是種遺憾,它豐富的歷史內涵,遠遠超出了我們對于眼前山水風景的遙想。

  在青天河景區西峽景點內有一處天然大佛,佛高180米、寬100米,形態逼真,世間罕見。而在其腰間一處2平方米的地方有一天然石龕,距水面約30米,上刻有一尊男觀世音菩薩像和《妙法蓮花經普門品第廿四》經文一段及修古丹道的經過,并附有修古丹道的主要人員名單等,石刻最后落款為“大魏永平二年春二月造”。菩薩造像刀法流暢,線條遒勁有力,體形修長,戴寶冠,衣裙飄飄,姿態瀟灑,足踏蓮花,雙手各持一朵蓮花,側首凝視前方,神態怡然。字跡為精美的隸書,共432個字,文章行文完整。這個碑記就是北魏摩崖石刻。

  發現摩崖石刻

  2002年,正值焦作旅游開發旺季,青天河美麗的山水景觀將游客帶進如夢如幻的境地。然而,山水是骨肉,人文是血液,沒有人文的山水是沒有活力的。此時,已在高處安靜地度過了1500年的北魏摩崖石刻被發現了。

  考古學家們認為,產生于1500年前的青天河北魏摩崖石刻是非常珍貴的歷史遺產,像它這樣面積大、文字多、保存完好、歷史久遠且圖文并茂的線刻,在國內實屬罕見。北魏摩崖石刻屬線刻,石刻的線條、輪廓、字體都是純正的北魏風格。目前我國發現的線刻摩崖不多,刻觀音菩薩的也不多,這是早期的觀音形象,非常珍貴。線刻在龍門石窟、云岡石窟也有,但沒有這樣真實。青天河摩崖石刻的最大價值在于準確、真實地記錄了當時修筑古丹道的情況,從而成為研究北魏歷史的一個窗口。

  不需要刻意杜撰,不需要華麗詞語的修飾,有了摩崖石刻,青天河便披上了神秘的面紗。2006年,青天河摩崖石刻被國務院認定為全國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最早的菩薩形象

  青天河摩崖石刻被發現后,引起了歷史學家的高度興趣,諸多佛學專家紛至沓來。

  與女觀世音菩薩相比,那足踏蓮花的男觀世音菩薩同樣慈眉善目、和藹可親,卻顯得更有力量。隋唐之前,觀世音菩薩皆為男性,保留了它由印度傳入中國的本色性別。自隋唐后,中國的觀世音菩薩為女性,據說是因為到廟里祈福的以女性居多,女觀世音菩薩對于女香客而言更有親近感。

  摩崖上所刻經文為《妙法蓮花經普門品第廿四》,經文內容是: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惚(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今傳中國或日本印制的《妙法蓮花經普門品》列為第二十五,按時代先后,此碑所刻《妙法蓮花經普門品第廿四》最早,應具權威性。

  古丹道的別樣歷史

  據相關資料顯示,古丹道長約30公里,是豫晉山谷要沖。古丹道北通山西上黨,東接華北平原,南經孟津古渡與古都洛陽相連。

  兩漢三國時期,古丹道的主要功能是河內通往山西的古戰道。之后,古丹道又作為官道,為官家所用。隨后,又作為商道,是晉豫兩地商業來往的主要通道。有人稱,古丹道就是一本厚厚的歷史書,它是從漢時到近代晉豫兩地文明的紐帶。

  青天河摩崖石刻所記錄的重修古丹道的大致意思是:北魏永平二年二月春,兩名大將軍帶領4000名兵丁從南至北修丹道已有90天了,他們一路艱辛,修到天然石佛附近時,看到一靈石,即決定刻菩薩像于上,希望菩薩保佑他們早日修好道路,愿這條道路永遠堅固。

  碑文后附有20名參與修路的官員名單,所列名單準確無誤地排列出了六品以下的品級順序,對北魏官氏志是一個重要的補充。通過碑文我們可以看到,按北魏傳統,外派官員多為臨時受命,其官爵為“假品”。早在孝文帝元興二年五月,詔曰:“非功無以受爵,非能無以受祿,凡出外遷者皆引此奏,求乞假品。在職有效,聽下附正,若無殊稱,隨而削之。舊制諸鎮將、刺史假五等爵,及有所貢獻而得假爵者,皆不得世襲。”該碑為這個御詔提供了活證據。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焦作日報(2009-12-21)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