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頗整軍迎敵,大敗燕軍,生擒燕將樂乘,又乘勝追擊,兵臨燕都,迫使燕國求和。
趙丹去世后,他的兒子趙悼襄王趙偃繼位,他立即起用樂乘取代廉頗。
廉頗怒不可遏,千方百計打擊樂乘,樂乘離職而去,廉頗自知冒犯了趙偃,隨之三十六計走為上計,投奔了魏國。
廉頗在魏都大梁住了很久,始終得不到魏安王魏圉的重用,心情十分郁悶。秦王政二年(公元前245年),趙國的軍隊多次遭秦軍致命打擊,形勢十分危急。
國難思良將,趙偃在無奈之中又想起了老將廉頗,便想重新起用他,以救燃眉之急。然而,他又擔心廉頗年事已高,不堪重用,就派一內侍唐玖作為使者前往大梁,看看廉頗是否還能掛帥出征。
趙國有個很受趙王寵信、名叫郭開的大夫,素與廉頗有仇,他不顧國難當頭,用重金收買了唐玖,讓他在趙偃面前貶低廉頗。
此時,廉頗正渴望為趙國效力,重新建功立業。待唐玖到了大梁,立即設宴款待。他當著唐玖的面,有意狼吞虎咽、開懷暢飲,一頓飯竟吃了一斗米、十斤肉,把唐玖驚得目瞪口呆。飯后,廉頗披堅執銳,躍馬揚鞭,往來奔馳,大顯身手,表明自己仍健壯可用。
唐玖見他須發皆白,但紅光滿面,威風不減當年,不禁暗暗嘆服。
但唐玖回到趙國后,卻對趙偃說:“廉頗將軍雖然老了,但胃口很好,飯量不小,只是陪我坐了一會兒,就去拉了三次大便。”
趙偃聽了,以為廉頗畢竟年高體弱,不堪重用,便打消了起用他的念頭。
后來,郁郁不得志的廉頗被楚國人接去,死在楚國的壽春(今安徽壽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