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龐斗智
2013/8/22 9:31:50 點擊數(shù):
【字體:大 中 小】
典故釋義:
喻指雙方施展計謀較量高低,也喻當年的同窗朋友后來變成勾心斗角的仇敵,亦有喻心胸狹窄、嫉賢妒能、自毀其身之丑行。
典源:
《史記卷六十五·孫子吳起列傳第五》
孫即孫臏(孫武的孫子,山東陽谷東北人),戰(zhàn)國時齊國軍事家;龐即龐涓(死后葬通許),魏國將軍。孫、龐同為鬼谷子的學生,二人互逞智謀,明爭暗斗。龐涓知道自己的才能在孫臏之下,為了阻撓孫臏受重用,消除自己的競爭對手,暗中把孫臏騙至大梁,設(shè)計陷孫獲罪,之后依法用刑斬斷孫臏膝蓋骨,并對孫施以面額刺字涂墨的酷刑,使其不能入世做官。孫臏后來暗中溝通齊國使者,被帶到了齊國,極受齊威王的敬重。不久,魏國攻趙,趙求救于齊,齊威王便派田忌為大將,孫臏為軍師援趙,孫臏用避實就虛之計,大敗由龐涓率領(lǐng)的魏軍。又過了幾年,魏、趙聯(lián)合攻韓國,韓求救于齊,齊威王又派田忌與孫臏去救韓國,孫臏用“退兵減灶”誘敵深入之計,打敗魏軍,并迫使龐涓自刎而死。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