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生死易節(jié)
2013/8/21 17:11:52 點擊數(shù):
【字體:大 中 小】
典故釋義:此典故比喻不因為生死的原因而改變節(jié)操,忠貞不渝,高風(fēng)亮節(jié),視死如歸。
典源:典故出自《宋史·李穆傳》,是宰相盧多遜對李穆的贊語。
李穆(927-984),字孟雍,開封府陽武(現(xiàn)原陽縣)人。李穆曾出任開封府尹,幼能文,且有德行,路拾財物,必訪失主交還。李穆為人質(zhì)樸忠厚,謹(jǐn)言慎行,稟性天然,不迎世媚俗,博取榮譽(yù)。所作詩詞,一改五代以來奢麗浮華的文風(fēng),用字古樸典雅。李穆和盧多遜同出一個師門,太祖曾對多遜說:“李穆品性寬仁慈善,詞章文學(xué)之外,不曾汲取于名利。”多遜答道:“李穆操行端正,不以生死易節(jié),是仁義而又有大勇啊。”太祖說:“果然是這樣,我應(yīng)該重用他。”后來,李穆出使南唐,南唐后主李煜稱病不愿入京,而且說:“以小事大,未見其利,與其東京受辱,不如死。”李穆說:“去否由君,然大宋甲兵精銳,物力雄富,李唐敗局已定,若大軍一到,如何能敵?悔之晚矣,請君三思。”李穆回朝如實以奏,太祖大加褒獎,甚為倚重。
李穆鞠躬盡瘁為國效力,積勞成疾,猝死在上朝的路上。宋太祖流著淚對群臣說,李穆是國之良臣,突然死亡,不是他個人之不幸,乃朕之不幸也。
責(zé)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