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仙鎮(zhèn)岳廟大殿里,有個岳云在岳飛的背上描字的塑像,若問有何來由,還得從岳飛教子說起:
紹興七年,岳飛在郾城大戰(zhàn)金兵前夕派長子岳云喬扮金兵深入敵后,偵探敵人軍事部署。
岳云如期完成任務后又抓獲一名俘虜,被大將張筅部評為二等功。
郾城一戰(zhàn)岳軍一舉告捷,嚴重地挫傷了金人南侵的狂妄野心。半個月后,皇上下詔嘉獎立功將士。岳飛在三軍受獎大會上宣讀立功名單,一百五十名將士領了獎,卻沒念到岳云的名字。
嘉獎結束后,大將張憲拿著評的立功花名冊讓岳飛看,并提出岳云立二等功,要求對岳云補獎。岳飛笑著說:“我沒有把岳云的功勞忘掉,請轉告他,明天讓他前來單獨領賞”。
次日,張憲領著岳云到帳前拜見岳飛。岳飛將事先寫好的一句話交于岳云,岳云接過一看,見上邊寫道:“自取獎賞”。
岳云左顧右看,見元帥帳里除了兩把椅子,一張桌子和文房四寶外,哪有什么獎賞啊,他遲疑了一會問道:“父帥,不知孩兒的獎賞在哪里?”
岳飛脫去上衣,指著自己的光背說;“你把背上的四個字描下來”。
岳云敢過筆來,將一張白麻妖貼在岳飛的脊背上,把精忠報國四個字描下來。岳飛這時語重心長地說:“為父參軍時,問你祖母有何教訓,你祖母在我背上刺下“精忠報國”四字,這些年來我一直嚴遵訓教,別無他求。休在軍中立功,本當授獎,且知黃金有價,抗金報國、民族自革是無價的啊”!
岳云會心地點頭贊是,躬身下跪說:“嚴遵父訓,奮起抗金,精忠報圍”。
岳飛教子的經(jīng)過很受張憲感動,此事傳開,三軍將士都效法岳飛父子“精忠報國,不為名祿”的高尚品德,岳飛教子的故事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朱仙鎮(zhèn)父老為效仿岳飛教子,特塑像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