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道街的來歷
2013/8/29 8:50:56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在開封東南四十五里,有個陳留鎮。在這個鎮的東門里朝北有條小街。這條街叫落道街,為什么這條街叫落道街呢,這里邊有一個故事。
商湯王的孩子太甲繼位后,由于年幼無知,不理朝政,不遵國法,只是整日吃喝玩樂,過著游手好內內浪漫生活。造成舉國上下官風不正,民心不安,眼看幾百年的商朝政權被葬送,這時朝中官伊尹,對此十分不安,他看照此下去,必然國破民秧。于于就采取果斷措施,教育太甲。開始,伊尹給太甲講大禹率領百姓平息水患的故事。說大禹為了解除百姓的疾苦,公而忘私,十年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治水成功后,又帶頭勞動,興修水利,發展生產,使百姓安居樂業,廣大人民群眾,對大禹非常擁護和愛戴,在世代人心目中,大禹成了神明,伊尹又給太甲講了當時的國事民情。太甲聽了很受啟發,有了醒悟之意。伊尹看太甲可教。就讓太甲隱居在郊外一個專設的皇寓里:朝中大事暫由伊尹執掌。
伊尹知道太甲好吃甜瓜;就在太甲居住的院子里,劃一個約有半分地那么大的長方形。說這片地能長瓜。并把耕、種、管直到收獲的全部過程給太甲講了一遍。最后對太甲說:“只要照此去做,就一定能夠吃到叉番叉甜的大瓜。太甲一聽頗感興趣,便拿起鏟就去刨地。干不一會兒,頭上汗珠滾滾,手上磨出了血泡。連連說道,不行,不行,派人來干。伊尹說,不可。只有你親動手,長出來的瓜才甜。太甲一想到吃甜瓜,只好忍著勞累的痛苦,繼續干下去。按照伊尹的要求,進行精耕細作,適時追肥澆水,鋤草捉蟲。他種的那片瓜秧壯葉肥,及早結瓜滿地。太甲心里非常高興,眼看嘴饞,便頗手摘下一個,瓣開就吃,搭口一哎,苦得一挑多高。見到伊尹大為惱火的說,這瓜為啥苦,如此騙我,怎么得了。伊尹說:“這瓜是先苦后甜,沒有現在的苦。就沒有以后的甜。這么一說太甲又只好等著、盼著。這時遇天大旱,太甲種那片瓜眼看葉祜瓜落,伊尹對太甲說!大旱無雨,這瓜若不大量澆水,是永遠不會長甜的。于是,太甲在伊尹的指教下,每天從井里打水澆瓜,由于水少井深,取水難,太甲累得腰疼腿酸,實在難忍。通過太甲的辛勤勞動,瓜終于長熟了。當他吃到香甜的熟瓜時,伊尹問,此瓜如何?太甲高興的說,很甜,很甜,可就是太難種了。伊尹說,天下所有的甜瓜一樣,都是這樣種出來的,瓜是這樣。糧食、棉花也是這樣。太甲從此受到很大教育。從這以后伊尹就把他接到朝中。伊尹每當處理朝中大事,就讓太甲旁聽。這樣一直堅持了八年。在這期悶,伊尹一方面料理朝事,一方面幫助太甲增長本領。他在百忙中曾數次去和太甲交談。了解太甲的進步情況。一年天大旱。各種莊稼欠收。有一名貴族官員到朝中皇報,說他那里的農民不交糧稅,要作為抗上罪殺攛。這時正在旁昕的太甲,還沒等到伊尹審定,就挺身而出,對那個貴族宮員說,不交糧稅的人,情況不同,不能一律殺掉回去查清,區別對待,切勿傷害良民。伊尹一見大喜,從此,就把大權交給了太甲。太甲歸位后作風大變!經常深入群眾、調查訪問、了解民情。在伊尹的參助下又制訂了一系列的撫國安民政策。原來那些不行正路的首領和官員,也慢慢地改邪歸正了。受到了人民的擁護。從而挽教了商朝的衰亡。全國官員和百姓,對伊尹這種高貴品質和功勛,無不贊頌,都稱伊尹為丞相。
伊尹死后,陳留鎮的居民百姓,為了紀念伊尹,就在陳留東北城角修了一個祠堂,在這個訶堂的前邊有一條小街,直通東門大街。從此以后,凡是路過這條街口的武官都下馬,文官都落轎。步行而過,表示對伊尹的尊敬。從此,那條街就起名為落道街。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