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梁廟的故事
2013/8/29 9:32:00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相傳清朝乾隆年間,有一位王翰林,在京為官,乃汴梁人氏。當他得知乾隆將巡幸江南路經開封時,便送信給開封的地方官,建議修建一座無梁廟,待乾隆到達開封,游覽過龍亭后,順便引導皇帝進無梁廟觀看,乾隆必以有廟無梁為奇,如說“廟雖好,可惜無梁”。隨行的地方官員即可借無梁、無糧之諧音,叩頭謝恩,免除開封的糧賦?珊髞淼氖聦崊s出乎建廟者的意外,聰明的乾隆皇帝觀看了無梁廟之后,沒有說“無梁”,卻說:“廟蓋得好,但少了根橫棍。”當然那些地方官企圖要皇上豁免當地糧賦的如意算盤也成了泡影。
故事是否真實,無從查考,可是實實在在的無梁廟保留了下來卻是無可置疑的事實。
開封無梁廟僅大殿一間,純磚結構,無梁無柱。據住在這里的鮑國彥道長說:這個澀收頂的造型是按照傳統古制建造起來的。無梁廟大殿前檐建有卷棚,面闊三間,進深4米,兩者聯為一體,增大了大殿的空間。廟內墻體上現嵌有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及咸豐九年(1859年)兩方重修碑。故傳說此廟為乾隆年間所修當是可信的。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