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是包公為官施政之地,也是包公精神、包公思想、包公文化發祥、光大之地。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教授、中國視協全國高校電視藝委會秘書長劉曄原是第二次參加中國開封海峽兩岸包公文化交流活動,劉曄原認為包公文化在當下的意義主要是開發和弘揚包公品質,豐富中華文明精神。
劉曄原說,大宋時期的公共知識分子幾乎都在朝廷之中,他們敢言、敢說、敢做,都是能臣、直臣。“我去年說大宋文化看開封,今年還要說開封文化有包公。”劉曄原說,老百姓常說“衛國楊家將,治國有包公”,在今天,包公文化更值得大力弘揚。
在劉曄原看來,包公文化首先代表的是官品,正直、廉潔、睿智、依法辦事、敢于擔當等,陳州放糧等一系列事情體現了包公的這些精神,有著良好的官品。同時,包公有睿智。包公巧斷牛舌案就是一例,官員了解民風民治,士農工商各個階層,包括貪官和狡民都敬佩包公,所以包公是一位能臣、直臣、實干家。包公開門見民是整治官吏最好的辦法。
包公的正直、高品德、睿智讓他走進了世界名人之列,所以官美民美才是美麗中國,而發揚包公司法文化,對建設和諧社會、美麗中國有不可估量的促進作用。本報記者 安娟娟【原標題:弘揚包公司法文化 建設和諧美麗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