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開封 >> 名人名家 >> 身邊名人 >> 瀏覽開封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朱廣志:杞縣“農民記者”的新聞人生

2013/8/30 15:16:18 點擊數: 【字體:

    45歲的朱廣志,杞縣柿園鄉朱寨村人。不到一歲時,因患小兒麻痹癥落下了終身殘疾,目前,他在杞縣縣委群眾工作部負責接待殘疾人信訪工作。

  白天干工作,晚上搞寫作,朱廣志始終堅持著。20余年來,他在全國各類媒體上刊發文章2000余篇,曾30多次獲國家、省、市級征文獎,20多次被評為“優秀通訊員”和“優秀新聞文化工作者”,被人稱為“農民記者”。

  他真誠中透出堅毅,言語中透著睿智,他用自己坎坷曲折的人生經歷闡釋了一曲自強不息的人生之歌。

  □東方今報見習記者 陳艷輝

  ●破繭成蝶的苦與樂

  “我從小就沒覺得自己是個殘疾人,周圍的人也就忽略了這一點。也許正是因為有這樣一個積極向上的生活環境,我才會有樂觀向上的性格吧。”朱廣志的臉上有著發自內心的笑容。

  他6歲開始上學讀書,在校品學兼優。然而,當他以優異的成績讀完初中后,終因身體原因失去了繼續升學深造的機會,不得不告別心愛的校園;丶液蟮闹鞆V志一度感到彷徨,但他堅信只要自強不息,自己照樣可以和健全人一樣活得出色、活得精彩。

  那段日子,他把自己關在屋里,以筆為伴,以書為友。冬夜,他坐在被窩里,腿上墊著厚書埋頭寫,久而久之,脖子和腰背都酸疼難耐,右手還長了凍瘡;夏天,他用一條濕毛巾搭在肩上解暑,常常被蚊蟲叮咬得滿身都是疙瘩。

  那時鄉下能讀的書不多,每當捧著一本好書,他如獲至寶。沒書看的時候,他就寫。起初是寫寫自己、寫寫別人,繼而開始寫生活。

  1988年是朱廣志人生的轉折年。這年3月,柿園鄉政府要招聘幾名工作人員。他回憶說:“那個時候,我仿佛聽見了機遇輕輕的叩門聲,心里既緊張又興奮。但是說實話,在應聘時,聽聽別人的演講,我有些自卑,因為我只是初中畢業……”

  在五分鐘的應聘演講的最后,他說:“雖然我只有初中文化,但我是一個最努力的人。請給我一個能證明自己的機會吧!”三天后,當被錄用的消息傳來時,朱廣志高興得哽咽難語。朱廣志得到的這份工作是書寫身份證卡片,隨后工作出色的他被安排到鄉政府辦公室工作。

  為了提高寫作水平,他參加了沈陽文學藝術院文學創作函授班,對文學創作知識進行了全面系統的學習。

  隨后還自費參加了1995年北京創作研討改稿會和1997年“走進母親河”黃河筆會,筆會期間,他有幸拜謁了牛漢、張同吾、鄒靜之、李瑛、崔道怡、謝冕等著名詩人、作家,同時也結識了王占君、史光柱、孫恂、劉琦、張家強、展亞平等一批著名殘疾人。

  ●不忘根本 回報社會

  1991年朱廣志開始嘗試向媒體投稿。從1991年到1992年他投過上百篇稿子,不是石沉大海就是接到退稿信,但他不屈服,他相信勤能補拙。“即使不成功也不至于成為空白。”他把三毛的話貼到墻上自勉。

  1993年春天,他的一篇散文《小草》在報紙上發表了。拿著樣報,他不禁喜極而泣,并把平生得到的第一筆稿酬(8元)放在筆記本的夾層里,從未舍得花。他說:“那是一個美麗而酸澀的紀念。”

  1999年,因工作需要,他被調到五里河鎮政府,負責文字材料和新聞報道。俗話說,能者多勞。而朱廣志卻說:“我不是能者,但我是愿者。”

  蒲松齡說過:“凡事必做到癡,才能成大器。”為了采寫第二批“三個代表”省直機關駐杞縣工作隊總隊長、河南大學黨委副書記趙豫林駐村的先進事跡,他曾十幾次到趙豫林所駐的五里河鎮馬莊村。有兩次遇雨天,車進不了村,他在泥濘中深一腳淺一腳地步行,還摔倒十幾次。他撰寫的新聞通訊《“三個代表”的模范實踐者》獲“中華大地之光”征文一等獎。

  朱廣志說:“寫作是寂寞和清苦的。寫作不僅是我的愛好,更是我的生命。一天不寫,我就覺得渾身不得勁,甚至覺得活不下去。在我的寫作生涯中,有成功喜悅,也有失敗的苦惱,但壓力越大,我的勁憋得越足。”

  2001年3月,他懷著一顆赤誠的心和追求進步的向往,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2008年,朱廣志當選杞縣十屆政協委員。他說:“農民關心的,就應當是委員關注的,我就是從農民中走出來的,應多反映農民的意愿。”擔任政協委員4年來,他書寫20多件反映農民意愿的提案。

  他的稿子寫的大多是父老鄉親身邊的事兒,出外采訪、學習之際,他也總忘不了宣傳家鄉的大蒜、辣椒、醬菜、紅薯泥等農特產,鄉親們都親切地稱他為“咱農民的記者”、“咱農民的委員”。

  每到節假日、雙休日回家,他都為鄉親們答疑解惑,幫村民上網查信息,免費為村民搜集各種資料,每年春節都義務為群眾寫春聯。他還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和經驗,先后幫助27名青年走出心理困境,幫助34名殘疾人走出心理陰影。走在路上,看到路上有磚頭瓦塊,他都要撿起。誰家有難,哪家有事,他知道后,總會出一份力、盡一份心,村民都夸他“心地好得很”。

  他在家鄉開辦了一個家庭圖書閱覽室,免費向村民開放。省吃儉用的他每年都要花費上千元訂閱報刊、購買書籍,現在這個閱覽室已藏書2000余冊。記者問他圖啥時,他說:“我啥也不圖,我是個殘疾人,得到過許多好心人的幫助,我要在生命中盡己所能多幫助他人。”

  ●做殘疾人的貼心人

  朱廣志現在的工作是在縣委群眾工作部負責接待殘疾人信訪。在常人眼里,殘疾人反映的問題往往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朱廣志卻不這么認為,他說:“人不傷心不落淚,人無難事不上訪。人家總是遇到難事才來找我們的。這些看似雞毛蒜皮的小事,對殘疾人本人來說可能就是大事。處理得不好,就會引發越級上訪或集訪。如果處理得好,殘疾人氣順了,就會真心感謝黨和政府,所以說小事不小。”

  為此,他把來訪殘疾人當成自己的家人,總是那么親切和藹; 還把信訪之事當成自己的家事,都是盡心盡力去辦。他說:“人家來信訪是對咱信任,咱要對得起這份信任。”

  每個工作日,幾乎都有殘疾人來找他,就是反映的事再小,他也不覺其小、不厭其微,能當場答復的當場答復,需要協調解決的協調解決,一時不能解決的先解釋清楚,再想法解決。遇見特困的,他就解囊相助,為他們買飯吃,送給他們回家的路費。錢雖少,卻溫暖,F在,有很多殘疾人都把他當成了貼心朋友,有事沒事就去找他,和他講講自己的故事,說說現在的情況,談談以后的打算。幾年來,他接待殘疾人來訪1200多人次,為殘疾人解決問題160多個,被稱為“殘疾人的貼心人”。

  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原國內部兼學術部主任阮觀榮了解了朱廣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東方今報 2011年10月13日
0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兔袼拙W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