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開封人稱呼雞與眾不同,叫'糾',但雛雞又不叫'雛糾'.燒雞也不叫'燒糾;乍一看好象'糾'是對成年雞的稱呼.其實不然.沒有把母雞叫'母糾'的,也沒有把公雞叫'公糾'的.....雞蛋不叫'糾蛋',雞毛撣也不叫'糾毛撣'......
2、其實開封人說話并不土.開封人"嘔吐"說是"干噦".不信<新華字典>里就能查到."毛筆"叫做"毛碑"我本以為只有開封人,河南 人才這么說.其實不然.我的天津同學說:他們那兒的老年人一般也是這么叫的......看來開封話,在北宋時期可能就相當于我們現在的普通話.
3、不脫衣服睡覺-----叫囫圇衣睡;大聲說話叫邪貨.囫圇衣睡還好懂,不把衣服解開曰:'衣服是囫圇的'.說話聲大者曰:'邪貨'這恐怕外地人就很難懂了
4、開封人說話很直,如:小兒拉肚子,就直說'冒屎'.你說很形象吧.某人感冒發燒了,說'風刮'啦,想想有些感冒也確實與受風著涼有關.....不過現在的年輕人就很少這樣說啦.
5、在開封,"郝"姓與"賀"姓同音;"五糧液"可很多人都說是無糧(溢).到醫院"輸液"也說是輸(溢).
6、開封人蹲著叫 ' 谷錐' ,走累了' 谷錐' 一會歇歇.可是對懶惰的人吃飽就蹲著不干活,人們都稱他是 ' 吃飽蹲',沒人說他是' 吃飽谷錐' 的.
7、饅頭叫饃,如果這饃餿了就說是 ' 濕氣' 了,如果這饃烤煳了就說是 ' 藕' 了.
8、開封人稱西瓜為"西果",稱東瓜為"東果",南瓜為"南果". 可是你單說一個字的話就不能說"果"了.開封人買西瓜一般都是問:"這瓜咋賣呀".
9、昨天不叫昨天叫夜兒個,明天不叫明天叫明兒個,后天不叫后天叫過明兒,前天不叫前天叫前兒個。